第695章 题词(1 / 2)

加入书签

这话正说到了杜载清的心坎儿里,他也是这么想的。

所有人都眼神灼热的看向张平安。

张平安笑了笑,知道这种情况不好拒绝,便也没推拒。

伙计很有眼色的端着笔墨纸砚过来,候在一旁。

沉吟片刻后,张平安写下了《劝学吟》三个大字。

紧接着是一首一气呵成的七言诗。

少年莫负好光阴,

灯火三更笔作耕。

万卷撑开天地阔,

一窗读尽古今明。

萤囊曾照千秋志,

铁砚能磨四海名。

待到春闱张榜日,

京都花满马蹄轻。

“好!”杜载清当先赞道。

其他人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自然立刻跟上,拍手叫好。

谭耀麒也心绪复杂的跟着奉承了几句。

“不知谭大人哪里人氏?我中午用饭时便觉着眼熟的紧,觉着很像我曾经的一位同窗,也是我一旧友,只是多年未见,物是人非,也不敢贸然相认”。张平安突然侧头笑问道。

谭耀麒闻言心漏掉了一拍,突然便觉得紧张起来,稳了稳心神后,他很快拱手回道:“回大人,下官是金陵人,不过祖籍是鄂州府下面的武山县,曾在武山县生活多年。”

“哦?竟然还同我是老乡?这倒是巧了!”张平安笑道。

杜载清前后一回味,就把事情猜了个大差不差,接话道:“还真是,瞧我这记性,也是糊涂了,儒新之前和我说过,他以前是在武山县的书院念书的,是什么书院来着,说不得还和张大人您是同窗呢!这可真是缘分呀!”

儒新便是谭耀麒及冠后取的字。

“青松书院?!”张平安和谭耀麒听后异口同声,同时说道。

“对对对,就是,原来两位还是同窗啊!这待会儿可得好好儿喝一杯!”杜载清击掌道,倒显得比两位正主还兴奋。

张平安和谭耀麒相视一笑,这就算认下了这层关系了。

其他官员一时也对谭耀麒高看了几眼。

气氛很热烈。

刘三郎站在一边看着,只觉得牙酸,他可还记得这位谭公子当年嚣张的劲头呢,两人关系哪儿有那么好,对他那更是相当不客气!

不过他也没往心里去就是了。

只觉得时间真能狠狠改变一个人!

热闹的差不多了,众人才上楼入座。

如杜载清所说,景色确实很不错。

就算比不上望江楼,在府城也很够看了,酒楼旁边三面临湖,一点儿也不热。

湖不太大,上面还有零星的渔家点着灯火在拉客,偶尔传来客人爽朗的笑声。

女眷们和小孩子自有单给她们安排的席面,早已被伙计引着,安排过去入座。

张平安这边包厢全是男人,喝酒是少不了的,还有吹拉弹唱的乐姬助兴。

酒热耳酣时,杜载清提议道:“既然武山县是儒新的祖籍,他对那里也熟悉,我看这次护送你们回乡的差事干脆就交给他去办了,只当让他顺道也回乡探探亲,而且他跟底下的官员也熟悉,有什么小事,大人你只管吩咐他去办就行!”

“呵呵,下官很乐意效劳,还望大人给个机会啊”,谭耀麒听后也笑呵呵自荐。

听话听音,他知道杜大人这是有意提拔一下他,也是试探张平安的态度。

他自当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

张平安这边,自然没有不应的,他今日既然选择认了谭耀麒这个同窗,那就是抱着交好的态度的,也愿意拉拔一番。

如今的谭耀麒也值得他拉一把。

毕竟等他去了京城,对老家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