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上新闻联播!票房超6亿美元,打破记录!(7 / 8)

加入书签

bsp; “就商业性来说,咱们的《让子弹飞》加上《非诚勿扰2》,都不够给人家提鞋的。”

    “要我说,年轻人拍科幻片,确实厉害,有想法,有闯劲。不像我们这些老大爷,整天琢磨着那些阴谋诡计。”

    “那些小孩子,不爱看。”

    如果论电影的深度或者艺术性,葛大爷不好评价《铁甲钢拳》。

    他们拍的《让子弹飞》,或许更有内涵,充满了黑色幽默和政治讽刺,葛大爷觉得以后会成为一代神片。

    但是,青少年对这种题材不感兴趣的话,那就是票房黑洞。

    《让子弹飞》的观众画像,也大多集中在3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而这种用户,对于票房来说,价值很低。

    因为,3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整个人身上扛着家庭的重担,虽然赚的多,但是,消费能力还不如满大街乱窜的宠物狗。

    他们都有家有室的,也不需要谈恋爱,不可能拉着老婆周末来一次浪漫的电影院约会。

    相反,《铁甲钢拳》就不一样了。

    不但青少年喜欢看,五六岁的小孩也爱看。

    小孩爱看,那对于电影来说,基本就要无敌了。

    小孩子想看,父母不得陪着?

    说不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家都得齐上阵。

    一张票,打底80块……仔细算算,一个小孩能贡献多少票房?

    从卖票角度来考虑,绝对爆杀《让子弹飞》。

    不过,让姜闻去拍青少年电影,放弃那种政治隐喻和黑色幽默,那等同于谋杀他的艺术生命。

    姜闻这辈子都改不了的。

    所以说,葛大爷特别佩服路知远。

    文艺片大导演转型商业片,第一部《升级》还充满了哲学思辨,甚至人性扭曲到把女主角搞死。

    葛大爷去看过这部电影,对于女主角热芭的死,真的非常耿耿于怀。

    到了第二部《铁甲钢拳》,路知远直接完成了进化。

    彻彻底底抛弃了自己身上,文艺青年的别扭感,转化成了一个合格的商业片大导演。

    商业片也没什么不好的。

    反正,葛大爷是挺爱看的。

    哈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