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雷峰塔,法器钵盂(2 / 2)

加入书签

缺口。

湖水从大湖流入小道,水力增强了好几倍。

湖底水压本就很高,又成倍增强,远不止重逾万斤。

即便用巨石堵塞洞顶,正所谓水滴石穿,何况这巨大的水压,再坚硬的石头很快也会被冲破。

法海遗留的“西湖水干,江潮不起!”这句话意思很明显。

雷峰塔底,有这道因缺口形成的水柱,若顶上这道水柱真的冲击下方岩池,也许短时间内,池内的火热岩浆还能将水蒸发。

但西湖广阔,水深莫测,若湖水不断向地下流失,不出一个月,西湖水必然流干。

湖水没了,自然也没有江潮!

而且湖水流向地底岩浆,以岩浆的巨大热力,蒸发部分湖水不成问题,但若湖水持续注入岩池,

那么不到一个月,即便湖水最终到不了地心,这个岩池下方更深一层的岩浆,必然会受到大量湖水的冷却。

热胀冷缩之后,必定会引发大地震,届时半个神州恐怕都会受到牵连,无数百姓遭殃。

好在如今,神石位于两道天险之间,凭借特殊威力,硬生生将两道天险隔空阻拦,遏制了这场大灾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毫无办法。

比如,抽干西湖的水,堵住西湖底部的缺口。

或者,将西湖及周围的地壳聚拢起来,都是可行之法。

不过,抽干西湖的水难度很大。

起码要花几年时间挖掘渠道,将湖水引往他处,否则根本做不到。

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时间成本太大。

第二种,利用随身空间。

不过,秦圣的随身空间虽广阔,但西湖水太多,根本装不下。

而且装完,还要将西湖之水挪移到别处,这项工程所需的时间也不短。

所以,暂时不考虑这一办法。

第三种,就是利用法器盂钵堵住缺口。

而法器盂钵又是神石所化,因此只要找到一种东西替代神石,便可取出法器盂钵。

思来想去,还是第三种办法可行度最大。

只要找到神石的替代品即可。

恰巧,秦圣知道东瀛有一件东西符合要求。

那便是东瀛的扶桑神木。

当然,这不是洪荒世界的先天灵根扶桑木,而是风云世界的扶桑木。

两者名字虽同,但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不过,能起一个这样的名字,说明东瀛扶桑木也不是凡物,替代神石应该问题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