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讲法,万佛山(1 / 2)

加入书签

话音刚落,明辉长老便上前一步,接过话头补充道:“我曾在山门外布下‘天罗地网符阵’,阵纹却每次都自行消散,仿佛被某种力量同化了。”他取出一张残符,符面的朱砂纹路扭曲如蛇,“这是阵眼残留的符纸,透着一股佛非佛、魔非魔的气息。”

徐世鸣接过残符,指尖触及的刹那,符灵宝箓在袖中轻颤。他闭目感应片刻,沉声道:“这气息,与当年影杀楼的暗影之力有几分相似,却更驳杂,还夹杂着佛骨的灵光、更奇怪的是,其中竟藏着一丝极淡的道家清韵,似与三清法意隐隐呼应。”

“第二件事,”鲁鑫抚须道,“便是讲法、这十几年新进的弟子根基虽扎实,却少了些实战悟道的机缘,你如今修为已至化神巅峰,便给他们讲讲你的道法心得吧。”

徐世鸣点头起身,缓步走上法坛数百名弟子屏息凝神,目光中满是敬仰、这位师叔的传奇经历,早已是茅山弟子口中的佳话。

“道法者,非玄虚,非空谈。”徐世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广场:“我初学符箓时,以为威力越强越好,后来才明白、符者,符心也。”

他指尖一弹,一道“静心符”飘向最前排的小弟子,“譬如这符,初学者求其形,进阶者求其力,而大成者,求其与天地共鸣。”

他随手画出三道符:“雷符需借天威,却不可逆天时;火符需引地火,却不可焚生灵;镇邪符需聚阳气,却不可伤无辜。”符纸在空中炸开,化作雷、火、光三道清气,绕着广场流转一周,不伤一人一草。

“那……若遇不可为而必须为之事呢?”一个年轻弟子怯声问道。

徐世鸣望向万佛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不可为而为之,是谓勇;知其不可为而思变,是谓智。譬如万佛山之事,强闯不可,便需寻其根源、此山并非纯然佛地,山腹深处本就供奉着三清法像,与外层佛窟互为表里,如今佛窟吞人,是怨灵作祟还是佛骨生异,还是连三清法像也受了影响异变,都未可知?”

他指尖在法坛上一按,地面浮现出万佛山的简易阵图,图中清晰标注出外层佛窟与内层三清殿的位置:“明日,我与志德长老、眠山长老同去万佛山,志德师兄带赶尸一脉的‘镇魂铃’,镇抚怨灵、眠山备‘锁灵阵盘’,隔绝异常气息扩散,我主杀伐先查佛窟异动根源,再探三清法像是否无恙,倒要看看,那山腹中藏着什么名堂。”

夕阳西下时,讲法结束、弟子们仍沉浸在感悟中,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徐世鸣走下法坛,见玄冥道长不知何时已站在坛下,手中古籍翻开的一页,正是关于万佛山佛窟与三清殿的记载。

“此山……百年前本是无生魔头的巢穴,为祸一方、生灵涂炭。”玄冥道长声音沙哑如裂帛:“茅山典籍中留有记载,当年是太华寺高僧禅悦大师,与天师府金丹境道长玄清真人联手,才勘平了这场浩劫。”

“禅悦大师以自身佛骨为基,布下九转佛窟锁住魔头肉身,玄清真人引三清法印之力,塑立殿内法像镇其神魂,二者阴阳相济、互为表里,才将无生魔头彻底封印。”他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凝重:“高僧坐化前留有谶语,言百年后若佛骨异动、法像蒙尘,便是封印松动之兆,需以‘阴阳调和’之法双管齐下化解,缺一不可。”

“只是如今万佛山接连出事,我们几路探查都未寻到半分魔头踪迹,连当年的封印核心之地,也早已没了他的气息。”玄冥道长抬眼望向徐世鸣,眸中藏着隐忧,“说不清是他真的脱困遁走,还是……在暗中酝酿着更大的异动,无生佛母就是徐世鸣这次探查的源头只是他现在未知。”

徐世鸣心中豁然开朗:“难怪我能从刚才的残符中感应到三清灵韵,原来此山有道家根基,还是禅悦大师与玄清真人联手布下的阴阳封印,如此说来这‘阴阳调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