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出访,回祖庭(1 / 2)
他们在曲阜的孔林里漫步,看古柏参天,听导游讲着千年文脉的故事,灵媱摸着斑驳的石碑,轻声道:“此处的气韵,倒与宗门的藏经阁有几分相似,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
午后,徐世鸣祭出飞舟避开凡人视线,朝着江西方向飞去、飞舟平稳如镜,墨兰颖趴在窗边,看着下方的山河渐渐变换,从齐鲁大地的平原沃野,到江南的水乡泽国,稻田如棋盘,河流似银带,不时有白墙黑瓦的村落闪过,炊烟袅袅,一派安宁。
次日午后,飞舟落在龙虎山脚下的一处僻静山谷。换乘当地的竹筏,顺着泸溪河漂流而下,两岸的丹霞山壁如刀削斧凿,倒映在碧绿的水中,分不清是山在水里,还是水在山上。撑筏的老艄公哼着渔歌,见墨兰颖对着悬棺好奇,便指着峭壁上的洞穴笑道:“那是老祖宗留下的念想,传说是仙人飞升时留下的肉身呢。”
墨兰颖听得入迷,徐世鸣却从那些洞穴的方位窥出几分玄妙,轻声对灵媱道:“那悬棺的排布,暗合北斗七星之序,倒像是古时修士布下的某种守护阵法。”
傍晚时分,一行人抵达天师府,朱红大门前的石狮昂首挺胸,威武雄壮、门楣上“嗣汉天师府”,五个鎏金大字在暮色中熠熠生辉,门前值守的道士见徐世鸣一行人气度不凡,为首者周身更隐有灵力流转,还有茅山的弟子的身份牌,不敢有半分怠慢,忙躬身入内通报。
片刻后,一名身着杏黄道袍、面容方正的中年道士快步迎出,正是天师府掌门张旭,他隔着老远便拱手笑道:“徐真君大驾光临,我天师府真是蓬荜生辉啊!”
徐世鸣拱手回礼:“张掌门客气了,久闻龙虎山钟灵毓秀、灵气充沛,今日路过特来登门叨扰。”
“快里面请!”张旭热情地引着众人往里走,先后穿过仪门、二门,最终抵达三清殿旁的雅致客堂,堂内早已备下茶点,青瓷茶杯中泡着当地特产的云雾茶,袅袅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
落座后,张旭轻叹一声:“如今灵幻界正值末法时代,为保道门传承不绝,我们在渤海郡设了驻地,也算为宗门留条后路。”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来还要多谢徐真君照拂,我府中张林、张强两位师叔,虽已年过花甲,却在渤海郡的聚灵屋闭关五年,竟双双突破至金丹期!要知道,他们早年卡在筑基巅峰数十年,本以为此生再无寸进,如今反倒成了府里镇场的顶梁柱,真是托了渤海郡的福啊 。”
徐世鸣淡笑摆手:“两位道长自身修行勤勉,根基扎实,方能得此精进,我不过是提供了一处安稳的闭关场地罢了 。”
“真君太过谦逊了 。”张旭话音刚落,便唤来两名身着深色道袍的老者。二人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正是张林与张强。他们上前对着徐世鸣恭敬行礼,周身气息沉稳如渊,果真是金丹修士的风范 。
“多谢徐真君为道门留存生机,此恩我们永世难忘 。”张林、张强齐声说道,语气中满是真切的感激。当年他们本已对修为突破不抱希望,是渤海郡的聚灵屋让他们重燃道心,才有了今日的突破 。
徐世鸣颔首示意,温声勉励:“大道传承不易,两位道长坚守初心、潜心修行,这份毅力值得敬佩 。”
二人躬身应下,张旭便让他们去筹备晚宴,随后转向徐世鸣道:“真君一路舟车劳顿,我备了些薄酒与山里的土菜,还望不要嫌弃 。”
“张掌门费心了 。”徐世鸣含笑应下 。
晚宴设在府内的赏月亭中,桌上摆着清蒸石鸡、红烧野兔、清炒野菜等特色菜肴,还有一壶自酿的米酒,酒香醇厚绵长 。张旭与徐世鸣相对而坐,畅谈两大道门在末法时代的存续之策,从符箓新刻之法聊到年轻弟子的培养之道,话题不断 。墨兰颖几位夫人则被亭外的夜景吸引,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