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携美,游山水,品美食(3 / 4)

加入书签

融进更大的波纹里。

对岸的山脊线蒙着一层薄蓝的雾霭,几棵古樟树站在山脊上,枝叶被阳光染成金绿色,像被精心嵌在天边的剪影,轮廓分明又透着柔和。

再往前,便到了宝玦口西侧的水域。

近前的水面漂着几叶渔舟,渔夫收网时,银闪闪的鱼群在网里翻跳,溅起的水花映着光,亮得晃眼。

渔歌混着水浪声远远飘来,调子悠长又自在。岸边斜倚着棵老柳树,枝条垂进水里,随波轻轻摆动,像谁的长发浸在溪中,悠悠荡荡。远处能望见临水而立的玉玦状奇石,石面映着阳光泛着淡淡的光,透着股古朴的灵气。

奇石后方是青灰色的山影,山坳里藏着一片小竹林,风过处,竹叶沙沙作响,连山影都仿佛被这声音揉软了几分,添了些温柔的意趣。

临近遗珑埠时,视野里先出现了港口近郊的木廊。

青灰色的廊柱顺着水岸蜿蜒延伸,廊下的渔网在风里晃晃悠悠,偶尔有运茶的竹筐从廊上经过,脚步声、竹筐碰撞的轻响,混着远处的水声,热闹又不嘈杂。

远景中,遗珑埠后方的茶林梯田顺着山势一直铺到天边,与低空暖黄色的云絮连在一起,视野格外开阔,让人心里也跟着敞亮起来。

待竹筏划过最后一道水湾,码头的红灯笼已在暖光里透出朦胧的红,带着满满的烟火气,像是在轻声招呼着归人。

暮色渐浓时,林睿与甘雨的竹筏终于缓缓靠向遗珑埠。

一路晃晃悠悠,看够了两岸流转的风光,也享足了这份只属于两人的静谧惬意——茶田的清香、芦苇的絮语、渔舟的歌声,都成了这段行程里温柔的注脚。

码头的灯笼已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映在水面,与天边残留的晚霞交融成一片朦胧的橘红。

甘雨拢了拢被晚风拂乱的发丝,望着岸边渐起的烟火气,轻声道:“没想到一路过来,竟已到黄昏了。”

林睿笑着抹除了竹筏:“这样才好,白日的景致看过了,再瞧瞧这黄昏的遗珑埠,才算没错过这儿的好。”

林睿先跳上岸,伸手扶过甘雨时,指尖触到她袖口沾的芦苇白絮——那是方才过浅滩时,风卷着飘落在她衣襟上的。

码头上渔夫收网的木槌声、远处茶馆飘来的茶香,混着渐暗天色里亮起的第一盏灯笼暖光,把两人方才竹筏上的惬意,轻轻续进了遗珑埠的黄昏里。

甘雨指尖还留着竹筏竹篾的微凉,目光便被码头边归港的渔舟牢牢勾住。

黄昏的余晖肆意倾洒,将渔网上的水珠染成熠熠碎金。渔夫弯下身子卸网,网兜里活蹦乱跳的银鱼噼里啪啦地落入木盆,溅起的水声清脆悦耳,在这逐渐被暮色笼罩的遗珑埠奏响一曲生活的乐章 。

林睿顺着她的目光望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抬手指向不远处的小吃摊——帆布幌子上“沉玉茶露”四个字被晚风掀得轻轻晃动,他笑着说:“正好瞧见连芳的摊子,她家的沉玉茶露配清心花饼很绝,要不要去坐会儿?”

甘雨长睫轻颤,像蝶翼扑闪了两下,轻点下头,嘴角还挂着未散的笑意,默默跟着他往摊位走去。

晚风吹过,轻轻撩动甘雨的衣角,途经挂着渔网的木廊时,廊下的红灯笼恰在此时一盏盏亮起,暖烘烘的光线倾洒而下,落在他们并肩的身影上,连脚步都不自觉慢了几分。

连芳见两人走近,脸上堆起热情的笑,麻利地擦了擦手边的木桌:“两位看着面生,是第一次来?咱这儿招牌多着呢——沉玉茶露用晨露泡沉玉仙茗,清润回甘带着草木香;刚出炉的清心花饼,外皮酥脆‘咔滋’响,内馅是新鲜清心花瓣拌糖霜,甜而不腻。”

说着她指了指冒热气的小锅:“还有玉纹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