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三万大军视等闲(1 / 2)

加入书签

陈子履把账算的很细,力求让手下都明白,他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道理的。

战时救治完善一分,军中士兵就勇敢一分。

友军各营均拼命三分,抚标营就少扛五分。

别看出了些郎中、药材和粮食,算大账,总体还是赚的。

这就叫吃小亏,办大事。

朝廷那么困难了,还挤出百万钱粮驰援高丽,抚标营就那三瓜两枣,有什么不舍得的?

成友德、郑琛等人心悦诚服,均心中直叹,督帅就是督帅,果然高瞻远瞩。

这就叫格局。

第二天早上,郑琛调整了民工队,挤出一千人,修筑新的营盘。

成友德则从刚招募的新兵里,挑出两百人,成立了担架队。

告诉那些新兵蛋子,督帅发话了,想入抚标营当兵吃粮,首先要学会救死扶伤。

吩咐本营的郎中,教他们基本的救治手法,主要是包扎伤口。

同时,清点营内的药材、绷带等物资,准备供野战医院使用。

照本宣科说教了一番,午后又去了一趟女营,在无处可去的壮妇里,招募一百个“护士”。

那些壮妇听说要入军营伺候人,全都吓坏了。

抚标营都是如狼似虎的壮汉,入了军营,不比卖身青楼还惨?

几个脸皮薄的,羞得恨不得当场一头撞死。

累得成友德反复解释,此伺候非彼伺候,反复保证,绝不会有人欺负她们。

哪个兔崽子色胆包天,定斩不饶。

见那些壮妇还是犹豫,又祭出了沈青黛的例子。

在济州岛时,沈青黛常常入营问诊,深得将士们爱戴。

莫说动手动脚,就是在心里动一下念头,都会遭到同袍胖揍。

壮妇们恍然大悟。

所谓“护士”,就是医女嘛。带上个医字,自然受人尊敬,大不相同。

“对对对,就是医女。每天两顿饱饭,每月一两军饷,只要一百个,多了不要……”

就这样,一个拥有壕沟、营墙、木栅栏的营盘,在打虎口侧后拔地而起。

一车车的帐篷、药材,还有一大群姑娘,往营盘所在运送。

而陈子履要创立战地医院的消息,很快在军中传开,几乎人尽皆知。

众将纷纷打探,这是什么意思。

看样子,督帅打算在打虎口守上几个月,一时半会儿,不准备撤退了?

也有少部分人怀疑,临战在即,把功夫花在这上面,是否有必要。

战地医院起作用的前提,在于牢牢守住隘口,不让大股敌军漏过来。

否则,再好的待遇,再大的医馆,也是白瞎——大家一致认为,医院就是大点的医馆。

四月初八黄昏,前方哨探终于传回消息。

岳讬率领三万大军,业已离开平壤,正准备跨越清川江,直扑铁山而来。

也就是说,后金军前锋距离打虎口,仅剩最后的二百里。

“还剩最后三天,顶多四天了。”

陈子履大略估算了时间,便召集众将中军议事。

首先通报了战情,然后命令全军结束休整,向打虎口要塞移动。

众将听到消息,全都吓坏了。

三万人!

三万大军啊!

平壤的后金军不是偏师吗,怎会有那么多人!?

经过几天休整,募入了大量新兵,士兵们也恢复了体力。

可新兵还没来得及训练呢,无法代替上一场损失的战兵,乐观估算,各营的总体实力,只恢复到战前的八成。

反之,岳讬人多势众,是石廷柱的三倍。

上一场打得那么艰难,这一场的防御工事又不太靠谱,哪里还有胜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