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神通(3 / 5)
开始低语,如千万人齐声诵读,如无数心灵同时呼唤:
>“我记得。”
>“我愿意。”
>“我在这里。”
与此同时,尘世间。
“念安堂”的门依旧开着,尽管主人已逝。那台老旧录音机自动播放,童声一遍又一遍地唱着那首歌谣。桌上的手抄本被风吹开,一页页翻动,仿佛有人在默默阅读。
一个年轻女子走进来,披着风雪,眼神疲惫。她蹲下身,拿起一本《父亲的遗书》,翻开,看到末尾一行小字:“如果你读到这里,请替我抱一抱这个世界。”
她突然崩溃大哭。
她本打算今天结束生命。失业、失恋、亲人离世,她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可此刻,她却在这本不属于她的书里,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温暖??仿佛有谁,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预见了她的痛苦,并留下了一句话,只为等她到来。
她擦干眼泪,将书紧紧抱在怀里,轻声说:“我……还想再试一次。”
她走出门,雪仍在下。她没有撑伞,任雪花落在脸上,融化成水,混着泪水流下。她掏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声音颤抖却坚定:
“我叫林晚,今年二十八岁。我想讲一个故事……关于今天,一个陌生人救了我。”
这条录音,三小时后被上传至网络,标题为《雪夜未眠》。七天内,播放量突破千万。评论区里,无数人留言:
>“我也曾想放弃,但今天,我决定再活一天。”
>“谢谢你,让我知道还有人在乎。”
>“我明天要去医院看望那个总对我笑的清洁阿姨,她儿子去年车祸去世了……我一直没敢开口安慰她。”
一个月后,全球自杀热线接通率上升300%。心理援助组织收到大量匿名捐款,附言统一写着:“因为有人曾为我点过灯。”
又是一年春。
“念安堂”门前的积雪早已融化,青石板上长出嫩草。那块木牌被重新漆过,字迹更清晰。屋内,一群年轻人正在整理旧稿,准备将《守望实录》翻译成五十种语言,送往战乱地区、贫民窟、难民营。
其中一名青年翻到一本未出版的手记,标题是《最后的摇椅》。他好奇地读下去,发现这是老人临终前三个月写的日记:
>“我知道我快走了。
>可我不怕。
>因为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这个故事就不会结束。
>龙刀不会消失,因为它从未依赖一人之力。
>它靠的是千万次微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