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调节心情3(2 / 3)
-“今天早上赶公交,差一秒就上去了,结果迟到了,被主管说了一句,好委屈。其实我已经很早就出门了,路上堵车也不是我的错,为什么主管不理解我呢?”
-“刚才和朋友聊天,她说我最近好像不太开心,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没精神,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好像心里压了一块石头。”
-“晚上加班到10点,回家的路上只有路灯,感觉好孤独。好想有人陪我说说话,但又不想打扰别人,只能自己走回去。”
这种“碎碎念”式的记录,重点在于“释放”——把心里的委屈、困惑、孤独都写出来,不用追求“有逻辑”“有深度”。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原本“说不出口”的情绪,通过文字表达后,会变得清晰,心里的“沉重感”也会减轻。比如,当你因为和家人吵架而烦躁时,把争吵的细节、自己的委屈都写下来,写完后会发现,“气消了一半”,甚至能冷静下来思考“刚才是不是也有自己的不对”。
2.“情绪问答”式记录:深入探索情绪根源
如果“碎碎念”后仍觉得情绪迷茫,可以尝试“情绪问答”——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用文字回答,通过问答找到情绪的根源。比如:
-问题1: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比如:焦虑、沮丧、愤怒)
回答:现在很焦虑,心里慌慌的,坐立不安。
-问题2:这种情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回答:今天下午开会,领导说下个月要启动新项目,让我负责其中一个模块,听到消息后就开始焦虑了。
-问题3:是什么让我产生这种情绪?(具体的担忧、恐惧)
回答:担心自己做不好,毕竟之前没接触过类似的项目,怕出错影响整个团队的进度,也怕领导觉得我能力不行。
-问题4:这种担忧有必要吗?有没有证据证明我一定做不好?
回答:好像也不是一定做不好。虽然没接触过,但之前做过其他项目,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领导愿意交给我,说明他认可我的能力。可能只是因为“未知”才会焦虑。
-问题5:如果真的遇到困难,我可以怎么做?
回答:可以先找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制定详细的计划,遇到问题及时和领导沟通,应该能慢慢推进。
通过这样的问答,你会从“模糊的情绪感受”深入到“具体的问题根源”,发现很多焦虑、沮丧背后,是“对未知的恐惧”或“过度的自我怀疑”,而这些担忧往往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来缓解。这种记录方式,不仅能释放情绪,还能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3.“情绪日记”式记录:长期追踪情绪规律
如果想更系统地了解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坚持写“情绪日记”,每天花5-10分钟记录以下内容:
-日期、天气;
-当天的主要情绪(用1-2个词概括,如:开心、烦躁、平静);
-引发情绪的事件(简要描述,如:“上午收到客户的好评,很开心”“晚上和伴侣吵架,很生气”);
-情绪对应的身体感受(如:开心时嘴角上扬、心跳轻快;生气时胸口发闷、手抖);
-当时的应对方式(如:开心时和朋友分享;生气时去阳台深呼吸)。
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规律——比如“周一早上容易因为堵车烦躁”“周末和家人相处时更平静”“遇到压力时会习惯性焦虑”。了解这些规律后,就能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周一早起10分钟避开堵车,压力大时提前做几次深呼吸,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二)找“安全人”吐槽:在倾听中获得情绪支持
有些人不擅长用文字表达情绪,此时“找人倾诉”就是最好的出口。但倾诉的关键是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