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让你去你就去!再敢啰嗦(2 / 4)

加入书签

的火炉。

跳跃的火焰贪婪地吞噬着纸张,发出噼啪的声响,信上的字迹逐渐扭曲,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房间里只剩下木柴燃烧的噼啪声,以及陈皓低沉的声音:“看来,总得会一会那位‘紫袍老者’的得意门生了。”

他并非鲁莽之人,深知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接近周文远,甚至见到钦使的机会。

第二天一大早,陈皓便找到了赵秀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

赵秀才听完,捋着胡须,沉吟片刻,道:“此事需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依老夫看,可先礼后兵,以探虚实。”

陈皓点头表示赞同:“先生所言极是。我打算以乡绅联名请安为由,送些北岭特产给周文远,借机探探他的口风。”

赵秀才提笔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拜帖,又润色了一番措辞,力求滴水不漏。

陈皓则准备了一份厚礼——十斤上好的北岭新茶。

这茶叶可不是普通的茶叶,陈皓在茶箱的夹层里,藏了一枚微型陶哨。

这陶哨是他特意请村里的老匠人制作的,体积极小,却能随着温度的变化发出极细微的鸣音。

次日,陈皓派小李子扮作卖炭童,在城南别院的后墙外烤红薯。

寒风凛冽,小李子冻得瑟瑟发抖,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让红薯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他的真正目的,并非烤红薯,而是借着红薯的热气,激活藏在茶叶里的陶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李子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别院的后门,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终于,别院的后门缓缓打开,张大夫走了出来。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眼圈发黑,像是多日没有好好休息。

就在张大夫经过后墙时,小李子注意到,他的脚步微微一顿,目光不自觉地扫向墙角。

虽然只是一瞬间,却被小李子敏锐地捕捉到了。

张大夫的反应,证实了陈皓的猜测——钦使尚存意识,并且能够察觉到外界的信号。

接下来的几天,陈皓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静静地等待着时机。

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总能找到突破口。

他再次找到杜九娘,让她调配一种无毒,却能引发“假晕厥”的药酒。

这种药酒喝下去后,会让人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但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陈皓将药酒交给吴捕头的一位旧友——他是县城里常替官差采买的酒贩,让他想办法将这批酒卖给县衙。

几天后,吴捕头带队查抄了一家私酿窝点,查获了一批来路不明的酒。

按照惯例,这批酒需要送检,以确定其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张大夫负责检验这批酒,他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异常成分。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周文远。

周文远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令彻查酒源,务必将私酿窝点一网打尽。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了陈皓的算计之中。

周文远的命令,无疑为陈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可以借着追查“毒酒”的名义,再次让张大夫踏入别院,从而进一步接近钦使。

趁着张大夫再次前往别院为钦使复诊的机会,陈皓安排柳三婆伪装成送药的婆子,混入了厨房。

她将一小包特制香灰,悄无声息地撒入了正在煎药的药罐里。

这种香灰,遇热会产生一种淡淡的梅花香气,正是当年钦使主政江南时最喜欢焚的“雪中春信”。

据钦使的旧仆透露,钦使每逢遇到重大事件时,必会焚香定神,以保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