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3)

加入书签

远不如你的天资,但胜在沉稳。

当年把你从西北撤下来,朕心里其实松了口气。朕真是怕……你若出了意外,待朕哪日去到九泉之下,没脸跟皇兄和皇嫂交代。”

萧启淡淡道:“安王虽然有些好大喜功,但打仗也称得上有勇有谋,陛下无需担心。”

皇帝正要开口,忽见内侍引着一人近前。来人一身灰布常服,貌不惊人,正是皇帝身边密探统领,名唤顾影。

“如何了?”皇帝放下钓竿。

顾影躬身一礼,将碧云寺中事绘声绘色道来。

听到凤影相随时,皇帝忍不住笑骂:“这姜家次女,倒是好细巧的手段。”

待说到南华郡主险些伤人,皇帝已蹙起眉头。

直至听闻太子当众许诺欲娶南华郡主,皇帝勃然震怒,手中钓竿重重一顿:“安王在西北连战连捷,正需朝廷全力支持,用得着他来安抚!”

萧启似笑非笑道:“皇弟忧心边关将士,甘愿以身相许,为国娶妃,陛下何不成全了他这片赤诚?”

皇帝气得抄起案上青玉镇纸就要砸去,临了却换作一枚红荔,笑骂道:“他混账,你也跟着说风凉话!是要气死朕不成?”

沉吟片刻,皇帝看向萧启,语气缓和几分:“朕记得,从前倩波那孩子最是心悦于你。如今更是痴迷到连桃花煞这等手段都用上了,足可见用情至深。不如你看在安王的面子上……”

萧启漫不经心地掸了掸衣袖,抬眸一瞥:“二叔,侄儿的府邸,可不是什么垃圾都收。”

这句久违的“二叔”,叫得皇帝心头一暖。

皇帝眼底掠过一丝笑意,面上却佯怒:“那就许她个侧妃之位。横竖娶回家后,碰不碰随你。安王与你向来投契,若能结下这桩姻缘……”

“平白让我矮了安王一辈,我不乐意。”萧启截断话头,凤眸微挑,“我求您赐个婚,没要求买一送一。您别擅作主张。”

说着他话锋一转:

"陛下,宁远世子这会儿也该到了。您不是好奇桃花煞一案?不如传他进来细说。

"

"也罢。

"皇帝颔首,对内侍吩咐道,

"去看看赵家那小子来了没有。若是到了,让他直接把姜云昭一并带过来。

"

太监领命而去,不多时却神色慌张地返回:“陛下,说是姜小姐在路上耽搁了……”

“何事耽搁?”皇帝并不太当回事,“车驾坏了?”

那小太监嗫嚅片刻,道:“说是贵妃娘娘回鸾的路上,脚下滑了一跤,且……”

“且如何?!”皇帝脸色已冷了下来。

“且......且当众跌进了太子殿下怀中。”小太监声音越来越低。

“放肆!”皇帝猛地站起,袖袍带翻了案上茶盏,“人在何处?”

“把那孽障给朕提来!”他快步朝外走去,怒声如雷霆炸响:“朕的御杖呢?看朕今日不打死这个不知纲常伦理的东西!”

身后,萧启不紧不慢地起身,恰到好处地落后数步,与盛怒的皇帝保持着一段得体的距离。

皇帝素来多疑,又极重颜面。

这等宫闱丑闻本就令他难堪,方才自己又一径添柴加火。

皇帝这满腔怒火,合该尽数倾泻在太子身上。

*

碧云寺外。

云昭正欲登车,忽听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呼。

就见贵妃步下台阶时,莲步轻移间忽失了平衡。

原本她左右都有侍女搀扶,可也不知是她太过慌乱,还是别的什么缘故,竟惊叫了声,纤腰一扭,径直朝走在前方的太子方向跌去。

太子闻声回首,恰将软玉温香接入怀中。

他动作极快地撤手后退,面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