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余波(2 / 4)
事故详情”后面的具体情节,信号不好,没听清,请重复一遍!”
狭小的电话间里有些闷热,叶晨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田晓霞在一旁,屏息凝神,听着师傅一字一句将那份凝聚了血与泪、真相与勇气的新闻报道,跨越数百公里的距离,传递到报社。
她能想象到省城那边,编辑老周奋笔疾书,值班主编可能已经站在旁边,等待着稿件的最后一个字落地。这是一种依靠人与人的直接协作,在电流杂音中抢出来的新闻时效。
复核与确认环节同样紧张,全文口述完毕后,老周会挑出几个核心段落与关键数据,与叶晨再次核对,以确保准确无误。
当电话那头传来“稿件接收完毕,核对无误!”的确认时,叶晨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
挂断电话结算了,不菲的长途电话费后,叶晨走出电话间,对着田晓霞露出一个疲惫却释然的笑容。轻声说道:
“稿子传回去了,咱们的任务也算是告一段落。”
田晓霞微笑着点头,这意味着,真相已经踏上了无法阻挡的传播之路。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带着手中的这笔钱和满心的关切,去往那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送去一丝慰藉和实实在在的帮助。而这篇通过“古老”方式传递出去的报道,即将在省报的版面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省城,省报社大楼。当总编室负责记录稿件的编辑老周,将记录着叶晨口述内容的最后一张稿纸,从打字机上取下,仔细核对完最后一个标点时,他立刻意识到这篇稿件的分量。
他没有丝毫耽搁,拿起折叠,还带着打字机滚轴温度的稿纸快步走向了新闻部主任的办公室,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和激动:
“主任,铜城急电!叶晨和田晓霞传回来的,大牙湾煤矿事故,有矿工为救人牺牲!”
新闻部主任接过稿纸,扶了扶眼镜,迅速浏览起来。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移动,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而凝重。
王世才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事故背后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以及叶晨在稿件结尾时对英雄身后事、对矿工生存环境的深沉叩问,都让这篇报道超越了普通的事故新闻,具备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冲击力。
“好!写的好!”
主任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职业性的兴奋光芒,大声说道: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报道!弘扬正气,彰显英雄,也直指问题!”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一篇高质量的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稿件!主任立刻拿着稿件,亲自找到了值班的主编。
主编在仔细阅读后,同样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当机立断的说道:
“版面不是已经预留出来了吗?立刻启动加急流程!校队、审核、排版,一路绿灯!务必确保明天头版见报!”
随着主编的一声令下,整个省报编辑部如同精密的机器,围绕着这篇稿件高速运转起来。
先是校对环节,经验丰富的老校对员被紧急召集。他们逐字逐句地核对着老周整理记录的文档,确保没有任何错别字、数据错误或语法歧义。
对于“王世才”、“安锁子”、“大牙湾”等地名人名,更是反复确认,办公室里只听见翻动稿纸和医生核对的沙沙声。
接下来就是审核流程,稿件迅速通过了值班编辑和新闻部主任的复审,主编最终签发“同意发排,头版显着位置”的最终意见。流程虽紧,但每一步都严谨无误。
拿到签发稿的排版车间,在接到稿件后也立刻忙碌了起来。此时的报纸排版还是“铅与火”的时候。排版工人根据文稿,在密密麻麻的字架上,熟练地捡出一个个铅活字,放入手托的排字盘中。
车间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油墨和金属气味,工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