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化身神棍(4 / 4)

加入书签

而至。编辑部的会议上争议异常激烈,一位老编辑推着眼镜,语气严肃的说道:

“望阳同志,这部《白鹿原》文学价值确实很高,这我承认。但是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太灰暗?对于封建宗法的描写是不是过于自然主义?尤其是田小娥这个人物,她的行为及其命运,会不会被解读为一种影射?我们需要考虑社会影响啊!”

另一位中年编辑也附和道:“是啊,主编,叶晨同志还年轻,笔锋太露,有些地方是不是可以删改一下?比如那些涉及情欲的描写,还有结尾对黑娃这个人物某些复杂性的呈现,是不是缓和一些更稳妥?现在文艺界风向虽然比前些年宽松,但是底线还在啊。”

与反对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是支持的声音:

“我不这么看!这部作品的力量恰恰在于它的真实和深刻!它写的是人性,是历史,不是简单的歌功颂德。那份土地的厚重感,命运的苍凉感,是多少年没见过的优秀之作了?我们应该支持这种探索!”

“探索也要在允许的框架内!万一引发批判,杂志社和作者都承担不起!”

钟望阳沉吟良久,他深知反对者的顾虑并非全无道理,但他内心更倾向于保护这部作品的完整性和冲击力。他最后开口道:

“同志们的意见我都听到了,这部作品确实存在争议,但是它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是毋庸置疑的。这样一部重要的作品我们不能轻易做决定,更不能轻易让它被修改的面目全非。

我认为我们需要请教更有分量、更有远见的意见。我会亲自带着手稿和大家的建议,去拜访巴金同志。听听巴老的看法,他的意见将是我们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

钟望阳带着《白鹿原》的手稿和编辑部的争议,来到了巴金先生的家中。

巴老已经提前看完了手稿。他请钟望阳坐下,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了主题。

“望阳,叶晨同志的这部《白鹿原》,我看了。”巴老的声音平和却有力,“很好。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

钟望阳心中一喜,但还是将编辑部的争议和担忧如实相告。

巴老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等钟望阳说完,他缓缓开口:

“争议,是必然的。真正的文学,往往伴随着争议。因为它要触碰真实,而真实往往是复杂的,不像口号那么简单分明。”

“有人说它灰暗?我看不是灰暗,是深刻。它写出了我们民族根性里的东西,写出了大时代变迁下个体的挣扎与坚守。”

“白嘉轩的腰杆,鹿子霖的算计,田小娥的悲剧,朱先生的超然……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符号。文学不写人,写什么?”

“有人说情欲描写过分?食色性也。关键在于是否必须,是否服务于人物和主题。我看叶晨同志处理得很有分寸,那是人物命运的一部分,是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悲剧性的衬托,并非哗众取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