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化身神棍(3 / 5)

加入书签

作品是《白鹿原》,这部在后世震动文坛,描绘了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关于土地、宗族、人性、革命与坚守的深刻寓言。

这一次叶晨的创作过程要远比当初的《少年犯》更为艰辛。

叶晨调动了所有的记忆和感悟,那些从身边人听来的关于黄土高原上的爱恨情仇、祠堂里的规矩方圆、乱世中的挣扎与坚守,都化作了叶晨笔下鲜活的人物。

白嘉轩的腰杆与仁义、鹿子霖的精明与算计、田小娥的悲情与反抗、朱先生的睿智与然……叶晨力求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更多的融入自己对于陕北风土人情更为直观和年轻的理解,文字粗粝又充满生命力,带着黄土的颗粒感和信天游的苍凉味。

妻子贺秀莲自然是这部手稿的第一位读者,就像当初的《少年犯》那样。

随着稿纸一页页增高,贺秀莲眉毛却越蹙越紧,她为丈夫的才华和比例感到骄傲,但是脸上更多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担忧。

这本书写的太好了,好的让她感到害怕。

里面那些赤裸裸的欲望描写,对宗法制度残酷性的揭露,对历史变革中复杂的人性刻画,尤其是田小娥这个角色的命运及其象征意义……简直太大胆,也太骇人了!

“晨哥!”

这一晚,贺秀莲终于忍不住,放下了手中的稿纸,声音里带着一丝颤音说道:

“这书……写的是真真好,看得人心里头沉甸甸的。

但是这里面的东西,会不会太……太犯忌讳了?我听着现在外面的风声,有些话咱可不能乱说,这要是出去了,我怕……”

贺秀莲不敢再说下去了,眼里满是忧虑。

他不怕过苦日子,但是他怕自己的丈夫因为这支笔而惹上麻烦。

叶晨放下了手中的笔,握住了妻子渐渐保养回来的手。

他理解妻子的担心,当下,这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批评尺度确实难以把握。

他温和的笑了笑,然后说道:

“秀莲,别怕。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这本书写的不是歌功颂德,他写的是真实的人,真实的历史,真实的高原。

真话有时候可能刺耳,但是它的力量就在于此。

不过你说的对,好作品也需要被人看懂,需要被认可。

我们不能傻乎乎的直接拿出去,我已经想好了,这部作品的稿子需要先请两位贵人帮着看看。”

“谁?”

贺秀莲急忙问道。

叶辰端起桌上的茶杯,轻呷了一口茶水,然后开口道:

“一个是钟主编钟望阳同志,他是当初掘我的伯乐,有眼光,有魄力,也爱护年轻人。

至于另一位则是巴金巴老,巴老不仅是文坛巨擘,更是一位敢于说真话,有担当的长者。

他们二位若能认可这部作品,替它说几句话,那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样。”

叶晨深知在这个重视师诚和权威的年代,由钟望阳这样的资深编辑先行审阅肯定,在由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进行推介或者作序。

那无疑将为《白鹿原》这把可能引争议的“利剑”

配上一副最具说服力的“剑鞘”

二人的背书,不仅能提升作品的文学地位,更能为其抵挡许多不必要的非议和风险,成为它顺利面世,并得到公正评价的最强保障。

很快,厚厚的《白鹿原》手稿就被精心包裹,附上叶晨诚恳的求教信,一份寄往《魔都文艺》编辑部钟望阳主编处,另一份则通过可靠渠道设法转呈给巴金先生。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而焦灼的,叶辰一边继续润色手稿,一边正常进行着学业和生活,但是心中却不免牵挂着作品远行的命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