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南北融合(3 / 5)

加入书签

p>早餐桌上,叶老爷子对葱油饼赞不绝口,连吃了三张。

他抹了抹嘴说:

“亲家母,你这手艺不开店可惜了!

刘桂琴有些不好意思:“家常便饭而已。

对了,阿桂婶不是说今天带我们去赶集吗?“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阿桂婶的大嗓门:

“红豆!

亲家!

起床了没?赶集去喽!

凤阳邑的早市热闹非凡,各种新鲜蔬果、山珍野味、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刘桂琴看得眼花缭乱,不时停下来询问那些从未见过的食材。

“这是啥菜?长得跟小扫把似的。

“她指着一捆青翠的蔬菜问。

“这是蕨菜,山上采的,炒腊肉可香了!

“阿桂婶热情地介绍,“大妹子要是喜欢,中午我做给你尝尝。

叶老爷子则对卖野生菌的摊位产生了浓厚兴趣,蹲在那儿跟摊主聊得热火朝天。

许建国则被一位白族老银匠吸引,盯着人家制作银饰的手法看得入迷。

一圈转下来,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刘桂琴买了不少当地特色食材,打算中午露一手;叶老爷子淘了几样山货,说是要带回东北送人;许建国则给老伴买了对银耳环,悄悄藏在了口袋里。

回到红豆小筑,刘桂琴就钻进了厨房。

叶晨本想帮忙,却被岳母赶了出来:

“今天让你们尝尝正宗的鲁菜和云南菜结合是啥味儿!

中午时分,一桌融合了山东烹饪技法和云南特色食材的盛宴惊艳亮相。

酸辣适中的凉拌树皮、鲜香扑鼻的汽锅鸡、外酥里嫩的炸乳扇……

最绝的是一道用云南火腿改良的“九转大肠“,既有鲁菜的醇厚,又融入了火腿的鲜香,吃得众人赞不绝口。

当初许红豆寄回去的火腿,交代她能给菜肴提鲜,她记在心里,自己在家研究,今天算是给大家露了一手。

“妈,您这也太厉害了吧!

“许红豆夹了块大肠,眼睛瞪得溜圆,“比我在济南吃的还好吃。

阿桂婶更是竖起大拇指:“大妹子,你这手艺绝了!

改天教教我呗?“

刘桂琴被夸得脸上泛红:“其实没啥,就是把咱那边的做法和你们这儿的食材结合了一下。

叶老爷子吃得满嘴流油,突然提议:

“亲家母,要不你在红豆小筑开个餐厅得了!

保准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叶晨和许红豆对视一眼,似乎有了新想法。

午饭后,男人们去洱海边钓鱼,女人们则留在院子里聊天。

刘桂琴对白族的刺绣产生了兴趣,阿桂婶便拿出自己的绣活给她看。

“这是我们白族姑娘从小就要学的,“阿桂婶指着绣片上的图案解释,“这是茶花,这是蝴蝶,都有讲究的。

刘桂琴仔细端详着那些精美的绣品,忽然说:

“红豆小时候也学过刺绣,不过是我们山东的鲁绣。

针法跟你们这个不太一样。

“真的?“阿桂婶来了兴趣,“要不咱们比比看?“

于是,下午的时光在两位母亲的“刺绣大赛“中愉快度过。

许红豆在一旁当裁判,不时给两人递针送线。

院子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引得路过的村民好奇张望。

傍晚时分,男人们满载而归。

叶老爷子得意地拎着一条五六斤重的大鲤鱼:

“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