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半路折返(4 / 5)

加入书签

个权利的。

实际上你的设计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也许韶华书屋需要的不是又一个标志性建筑,而是一个能真正融入当地文化的存在。

叶晨露出了真诚的微笑,和张明宇握了握手后说道:

“那么,预祝咱们合作愉快。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张明宇将公司团队也调到了凤阳邑驻扎。

每天清晨,他和叶晨就带着设计团队走街串巷,测量、记录、讨论…

“叶老师,这里保留原来的石阶如何?“

张明宇指着一处老宅的入口,对叶晨请教导:

“我们可以把书屋的咖啡区放在这里,让读者能坐在石阶上阅读。

叶晨眼睛一亮,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笑道:

“好主意!

再配上可移动的矮桌,既保留古韵又不失功能性。

两人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让整个团队为之振奋,张明宇惊讶地现,与叶晨合作后,自己的设计思路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开始更关注建筑与人的情感连接,而不只是视觉效果。

一个雨后的傍晚,张明宇和叶晨站在即将动工的地块前,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张明宇感叹道:

“知道吗叶老师,来凤阳邑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项目,现在我感觉自己在重新学习建筑。

叶晨莫名的想起了异时空的马青云,两人当初也是亦师亦友的存在,这大概就是一种文化和技术上的传承和延续吧。

他拍拍张明宇的肩膀,说道:

“小张,你很有天赋。

建筑不只是关于空间和形式,更是关于记忆和归属,只是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谢谢你,老师。”

叶晨和张明宇也真的是很投缘,他摆了摆手后说道:

“别,我们是朋友。

不过如果你真想学,我可以教你更多。

比如这个周末,我带你去见几位还在坚持传统工艺的老匠人?“

张明宇突然想到了自己刚来凤阳邑时,叶晨提到的东西,他隐约间抓住了什么,点头道:

“求之不得!”

在等待施工许可批复的日子里,张明宇跟着叶晨拜访了木匠、瓦匠、石匠,那些白苍苍的老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展示着传承百年的技艺。

张明宇像个学生一样认真记录,甚至尝试亲手制作榫卯构件。

“错了,“

老匠人纠正着张明宇持凿的姿势,教导道:

“手腕要放松,让工具自己找到木头的纹理。

张明宇额头沁出汗珠,但眼中满是专注:“这样?“

叶晨在一旁笑着旁观这一幕,轻声道:

“好多了,传统工艺讲究&039;顺势而为&039;,这也是设计的真谛。

晚上,两人常常在叶晨的工作室讨论到深夜。

张明宇意外的现叶晨不仅精通传统建筑,对世界各地的现代建筑流派也如数家珍。

一次讨论中,张明宇忍不住对叶晨好奇的问:

“叶老师,您在国外学习过?“

叶晨淡然一笑,没有解释那么多,不管是凤阳邑,还是张明宇,甚至是这个世界,他都只是个过客,他轻声道:

“游历过一些地方。

最终现最美的建筑理念其实就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

施工正式开始后,两人的合作更加紧密。

张明宇负责与公司总部沟通协调,叶晨则确保施工严格遵循保护古村的原则。

有时为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