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高山投石(1 / 2)

加入书签

喝完粥,裴元庆的几个亲兵将一张临时搭建的沙盘摆在中央。

上面清晰标注着岩绿城、洛河及周边地形。

苏烈率先开口,手指点在沙盘上的岩绿城。

“各位,洛河渡口已在我军手中,切断了梁洛仁一条补给线,但岩绿城依旧难攻。”

“梁洛仁经营多年,城防坚固;什钵苾的两万突厥骑兵更是精锐,咱们若硬拼,伤亡必然惨重。”

“今天各位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接下来该如何破局?”

话音刚落,常遇春便站起身,指着沙盘上岩绿城东门。

“苏烈将军,依我看,咱们该乘胜追击!”

“洛河大捷后,弟兄们士气正盛,东门是岩绿城旧防,之前咱们攻打时已破坏东北角部分城垣,只要集中兵力猛攻,定能攻破!”

“常将军此言差矣!”

尉迟恭立刻反驳:“东门虽旧,但梁洛仁和什钵苾肯定已派重兵驻守,而东北角破损的城垣也已经被修复。”

“咱们若硬攻,突厥骑兵从侧翼突袭,腹背受敌,岂不是自寻死路?”

“我觉得该先派斥候探查其他城门的防守,找到薄弱点再动手。”

“探查需要时间,咱们粮草虽够,但拖得越久,敌军防备越严。”

马云禄也开口,手指划过沙盘上的洛河。

“洛河在咱们手里,不如用运粮船载兵,从水路绕到岩绿城南门。”

“南门靠近奢延水,城防相对薄弱,水路突袭,出其不意,说不定能成。”

“云禄的主意不错,但风险太大。”

马超摇了摇头,“奢延水水流湍急,运粮船没有防护,敌军在城头放箭,咱们的士兵就是活靶子。”

“依我看,可派小股部队佯攻东门,吸引敌军注意力,主力再从水路攻南门,虚实结合,成功率更高。”

一时间,将领们各抒己见,帐内讨论声此起彼伏。

周亚夫却始终没说话,只是盯着沙盘,手指在岩绿城周边的小山丘上反复比划。

苏烈注意到他,问道:“周将军,你有何高见?”

听到这话,众人目光齐刷刷转向周亚夫。

周亚夫抬起头,上前一步,指着沙盘最北边的一座山。

“苏将军,各位请看,此山地势最高,能俯瞰整个岩绿城。”

“若派一支精锐悄悄登山,架设投石机,从山上轰击城内,既能打乱敌军部署,又能减少我军伤亡。”

“之前我派斥候探查过,山上无敌军驻守,是个绝佳的制高点。”

“这个主意好!”

裴元庆眼前一亮,“我也去过那座山,山顶平坦,确实能架投石机。”

“只要咱们动作快,定能给梁洛仁和什钵苾一个措手不及!”

(小课堂:从山峰制高点轰击岩绿城是完全可行的,不是夸张。

隋唐时期战场主流的投石机为“单梢炮”,射程为250米-450米,在高地之上射程还可增加20%-30%。

而一般可以俯瞰全城的山峰与城池的直线距离一般不会超过300米,完全够得着。

历史上也有类似案例,比如隋灭陈之战和唐平王世充之战,都有类似情况。)

周亚夫顿了顿,指尖沿着山顶到城内的轨迹划过。

“而且我听说凌振将军新设计的投石机射程更远,足足有三百步。”

“若从山顶投射,恐怕能覆盖城内九成区域,粮仓、军营、城门都在打击范围内。”

“届时,投石机先轰乱敌军部署,咱们再从东门、南门同时进攻,里应外合,胜算更大。”

“投石机?”

马超皱了皱眉,“山顶离城内有多少距离?能轰得准吗?再说,把投石机运上山,可不是件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