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元亭的下落(1 / 2)

加入书签

审判结束后,裴元峥特许元晖与儿孙见最后一面。

帅府的偏院里,桃花开得正盛,粉色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薄雪。

元彻、元恒穿着粗布衣裳,元瑾手里攥着一幅画,三人站在廊下,看到元晖被押来时,眼泪瞬间涌了上来。

“爹!”

元彻冲上前,却被羽林军拦住。

他红着眼眶,从怀里掏出一件棉衣,“这是庄子里的老嬷嬷缝的,您……您穿了暖和。”

元晖接过棉衣,指尖触到柔软的棉絮,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他抬手摸了摸元瑾的头,孩子的头发软软的,像小时候一样。

“瑾儿,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元瑾把画递过去,声音带着哭腔。

“爷爷,这是我画的家,有田,有房子,还有爷爷和我们一起吃饭。”

画上的线条歪歪扭扭,却画满了温暖。

田里长着庄稼,房子冒着炊烟,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笑得很开心。

元晖看着画,手指一遍遍摩挲着纸面,喉咙哽咽得说不出话。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元彻和元恒。

“往后别想着元家的旧事,好好种地,让瑾儿读书。能吃饱饭、穿暖衣,一家平安,比什么都好。”

元彻用力点头,眼泪滴在衣襟上。

“爹,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过日子,不让您失望。”

“瑾儿乖,往后跟着爹和二叔好好读书,别学爷爷以前那样。”

元晖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可指尖碰到元瑾发梢的花瓣时,还是忍不住发颤。

“种地不丢人,读书也不是为了当官,能认几个字,算得清账,不被人欺负,就够了。”

元恒站在一旁,眼圈通红,却始终没说话。

他以前总嫌种地粗鄙,总想着靠元家的势力谋个一官半职。

可此刻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和怀里的画,突然觉得那些所谓的“志向”,都不如侄子画里的安稳日子来得实在。

他上前一步,扶住元晖的胳膊,“爹,您放心,我会帮大哥把地种好,让瑾儿去最好的书院。”

羽林军的脚步声在廊下响起,带队的校尉低声催促。

“大帅有令,时辰到了。”

元晖慢慢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三个孩子。

元彻还攥着那件棉衣的衣角,元恒扶着侄子的肩,元瑾举着画,小小的身子还在轻轻发抖。

春风吹过,满树桃花簌簌落下,花瓣粘在孩子们的发梢、衣襟上,像一场温柔却残忍的送别。

他想再叮嘱一句“别报仇”,可话到嘴边,却被喉咙里的哽咽堵得说不出。

只能对着他们最后笑了笑,然后任由羽林军架着转身。

元晖的脚步刚迈过偏院的门槛,就像被无形的线拽住似的,猛地顿住。

他甚至忘了身后羽林军冰冷的手正扣着他的胳膊,只凭着本能,缓缓转动脖颈。

目光像被揉皱的纸,一点点舒展开,朝着街角的方向探过去。

好像那里会出现一个身影,一个他最牵挂的身影。

那便是他最看重的孙子——元亭。

此刻的街角,却只有被春风吹得发白的青石板路。

路缝里冒出的几株野草,被风扯得东倒西歪。

几片从桃树上吹落的花瓣,打着旋儿飘过来,落在空荡荡的路中央。

又被一阵风卷走,贴在斑驳的墙根上,像没人捡拾的碎纸片。

元晖的指节无意识地攥紧了,粗布衣服嵌进掌心,磨得皮肤发疼。

他的喉结狠狠滚动了一下,目光还在街角的每一处阴影里扫。

墙根下的柴垛、布庄的后门、甚至是巷口那棵歪脖子柳树的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