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人心所向(2 / 3)

加入书签

远。

那孩子手里攥着个面人,正回头朝他挥着小手。

忽然,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他回头,见是之前送锦旗的白发老丈。

正领着三两个乡邻,局促地站在不远处,手里还提着个布包。

“大帅……”

老丈往前挪了两步,手攥着布包的系带,指节都泛了白,声音压得低,却透着股恳切。

“大帅,俺们几个老骨头,想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裴元峥颔首,往旁边让了让,示意他们近前。

“老丈尽管说。”

老丈咽了口唾沫,眼神扫过周围零星的百姓,才小声开口。

“自打您来洛阳,俺们百姓才算有了主心骨,如今元晖伏法,俺们睡觉也更踏实了。”

他顿了顿,旁边的乡邻跟着点头,有人小声接话。

“是啊大帅,以前总怕哪天又遭难,现在瞅着您在,心里就稳当。”

老丈深吸一口气,把布包往裴元峥面前递了递,声音又低了些。

“俺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跟您说,往后洛阳要是没了您,俺们……俺们真不知道该指望谁。”

“虽说皇上就在那紫薇城里,可皇上的恩典到不了这儿,只有您的恩典,俺们天天都能摸着。”

这话里的意思,像浸了水的棉线,软却沉。

没说“称帝”,没说“做主”,却把“盼他留下、盼他当靠山”的心思,全裹在了里头。

周围路过的百姓也停了脚,有人凑在远处听着,小声议论。

“可不是嘛,有大帅在,咱们日子才好过。”

“要是大帅能一直管着洛阳,那就最好了。”

议论声不大,却像一圈圈涟漪,慢慢散开,连空气里都多了几分期待的味道。

裴元峥心里一暖,又很快沉了下来。

他接过老丈的布包,指尖触到布包里干枣的硬实,语气放得温和。

“老丈,诸位乡亲,你们的心意,我懂。”

他抬眼扫过围过来的百姓,目光落在几个攥着衣角的年轻人身上。

“洛阳是咱们的家,护着家、护着大家,是我这个大帅的本分,跟‘恩典’无关。”

他把布包递回老丈手里,又补充道:“你们虽然看不见皇上,但皇上心里却装着天下百姓。”

这话半真半假,却像一颗定心丸,让议论的百姓安静了些。

裴元峥往前站了半步,声音提了些,确保周围人都能听见。

“我裴元峥是大隋的辅国大元帅,这辈子只认‘君臣’二字,只守‘律法’一条。”

“你们盼安稳,我比谁都清楚;但安稳不是靠‘谁来当主’,是靠朝廷清明,靠咱们一起守着洛阳。”

他顿了顿,看着老丈眼里的失落,又软了语气。

“放心,只要我还在洛阳一天,就绝不会让大家再遭元晖那样的罪,绝不会让洛阳再乱一次。”

老丈愣了愣,捏着布包的手松了些,终于明白他的意思。

不是不懂百姓的盼头,是不能接这个“盼头”。

他叹了口气,对着裴元峥深深鞠了一躬。

“是俺们老糊涂了,大帅别往心里去。只要您能守着洛阳,俺们就知足了。”

周围的百姓也跟着点头,有人小声说:“大帅说得对,只要能安稳过日子,就好。”

议论声渐渐淡了,百姓们慢慢散去。

有人回头望了眼裴元峥的背影,眼神里还有些惋惜,却多了几分敬重。

这样不贪权的将帅,才是真的为百姓好。

裴元峥站在原地,看着最后一个百姓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收回目光。

春风吹过,带着远处酒肆的酒香,他抬手摩挲着玉佩,冰凉的玉面压下了心里的波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