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文楼状元(1 / 2)
这是一场朱紫蟒袍的盛宴。
南京城中官员带着夫人女儿从午门进入皇宫,在内五龙桥前右转从左顺门进入文渊阁文华殿的旧址,在东厂番子的引导下,依次进入文楼前用木板隔出来的临时戏院。
高大的戏台有巨大的三层红色幕布,此时是全部拉开的。戏台边上还有整齐排列的一排蒙膜传声筒,是朱慈炅在长城高台上使用的简陋扩音器稍微进阶的版本。
这东西让戏台上的声音有些嗡嗡的,不过效果还是不错的,东厂的人试过了,文楼上能够清晰听到。
围绕戏台,设置了百张方桌,每张方桌都安置了六张椅子,正面四张侧面各一,都是面向戏台。桌上还有茶水,果盘。果盘里面是桑葚、橙子、瓜子和一些糕点。
不同部门的官员难得一见,正在互相招呼,介绍家眷,非常热闹。除了官员,更多的是皇家的郡王们,他们占据了一半座位,和文官武将们泾渭分明。
朱慈炅最开始是想将这帮人发配州府,结果他们赖在督政院不走了,全心投入经商赚钱大计,居然有不少人脱离皇家公司,自己独立经营产业。
阁老亲王们其实已经上了文楼,但朱慈炅睡懒觉了,连任太后和王妃公主都在等他。趁着皇帝没来,刘元斌指挥新东厂的人员又检查了一下各方面的准备。
东厂的新厂公邱致中根本不管事,他跑到皇帝寝宫门外去守小皇帝了。不过,搭建这个临时戏台的银元全是邱厂公出的,据说还到户部银行贷款了。
刘元斌安顿好官员和前台工作,又急急忙忙的来到后台,这里男男女女竟然超过百人,还有一帮小孩。
这些人都非常紧张,刘元斌即想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放松,又强调纪律,配合,不能出差错,反正最后是啥效果,他已经没底了。
等待了许久,瓜果糕点都快吃完了,朱慈炅才牵住任太后的手,带着诸位亲王妃,乐安公主,一众宫中大珰,姗姗来迟。
文楼上众臣齐齐施礼,任太后含笑答礼,又接受楼下躬身礼拜。
监国司掌印刘若愚一来就成为了南京太监的扛把子,他亲自扶着任太后占据主位,太后身边是一众女眷。
朱慈炅没有留在任太后身边,他走到了内阁刘一燝和襄王朱翊铭之间,身后是给刘若愚和魏国公徐弘基留出的位置。
朱慈炅隔着刘一燝跟毕自严和郭允厚打招呼,慰问二人旅程辛苦,说了些闲话。刘一燝左手是毕自严,毕自严左手是徐光启,徐光启左手才是正经的户部尚书郭允厚。
朱慈炅这样说话,让老刘和老徐都有点尴尬。不过,他是一点也不顾忌两位阁老感受。直到总导演邱致中上前询问。
“陛下,是否开始?”
朱慈炅这才收住热情。
“哦,好,开始吧。先看戏,看完戏再朕再和毕先生,郭尚书详谈。”
邱致中在文楼上对下方执行导演刘元斌挥旗,刘元斌立马表示收到,一挥手,幕布关闭,戏台上的闲杂人等瞬间消失。
刘元斌提了一个铜锣快步跑上戏台,瞥了眼幕布后的有些慌乱的鼓乐琵琶等乐手,见到领队点头,才重重敲响,扯开公鸭嗓。
“太后、皇上、诸位王爷、贵人、大人们,今日上演曲目为《南状元》,请大家欣赏。”
急匆匆下台的刘元斌一脑门汗水,这舞台果然不好上。
文楼上,南京吏部尚书、南状元钱士升一脸懵逼。这是什么戏?没听过啊。不是冲我来的吧?应该不是,文震孟的可能更大。
大幕拉开,首先是乐队亮相,对着文楼深深鞠躬,朱慈炅微笑抬手。乐队分列戏台两边,云板声响,旁白声起,讲述的是蓟北抗虏,父死换儿娘。
第二层大幕拉开,演员上场,曲声悠扬凄凉。女主拥两孩童登场,演绎北人南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