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厂卫地震(3 / 3)
“朕刚刚一直在想,朕养着厂卫有什么用?”
朱慈炅看了下御书房内神色紧张的众人,按在御案边缘,指肚轻击桌面。
“朕继位不到一年,厂卫的开销竟然逼近两百万,如果不算装备更换,你们居然堪比整个新六卫。
除了蓟州粮案和伪官药案你们发挥了一点作用,还有拿得出手的案子吗?人倒是越来越多了,可全是一帮聋瞽之徒。”
李实很想反驳,东厂有很多大案,是小皇爷你往小了办的。比如反诗案,本可以将苏州士绅一网打尽的,你就处理了几个小书生。
骆养性也在心里吐槽,锦衣卫有很多证据,朝中好多人都逃不了。比如黄立极,一个贪污受贿绝对妥妥的,可是陛下你却要留着他。
但两个人都低着头,不发一语。上海这事确实太操蛋了,给了皇帝一个借口。
东厂锦衣卫怕过谁啊,居然能被勋贵就压下来了,压下来如果风平浪静也没啥,结果搞得人尽皆知,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文官不报,昭武卫、操江有人回南京也会报的。
骆养性在后面对高梁二人暗自摇头,幸臣就是少点底蕴,南边这帮人太菜了。
北京其实也有类似的案子,什么能压什么不能压他们就处理得很好。比如冉驸马家公子指使杀人,他们就直接上报的。瑞王发怒失手打死家奴,这种传不出风声的小事,他们就能压。
朱慈炅继续开口。
“今天,朕跟朝臣们讨论了南北问题。地分南北,人也分南北,连朝堂机构也分南北,还好没把朕也分成两半。
厂卫只有一个,别搞什么南北了。叫卫时忠、刘若愚他们南下吧。”
高文采松了一口气,有卫时忠在,他听令行事,几乎没出过什么问题,单独主管南边事务,他压力太大了。
李实却是怅然若失,东厂真正的老大刘若愚来了,他能排老几,头上有个爹,大权在握的感觉瞬间消失。
李实后悔不已,自己只盯着大案要案,结果被一件小事掀翻。是的,在李副督眼里,上海死了几十个平民,不过是件小事。
朱慈炅仰望着乾清宫崭新的横梁,确实比古老的柔仪殿鲜艳。
“朕想好了,厂卫不能再这样无限扩张了,越大越没用。朕要拆分重整东厂锦衣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