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这谁啊,我不认识他...(2 / 5)

加入书签

/p>

李华麟听着开门声响起,想睡觉也睡不着了,便点起一根中华烟吧嗒着,盯着桌子上的闹钟发呆。

下午一点,访苏团三位领队和进出口总局的督导员在会议室,召开了二次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众人即将登陆轮渡,前往苏国的倒计时。

这次来的中苏记者比第一次发布会多了一半有余,抬眼望去,各种金发碧眸,极为亮眼。

发布会上,孙向前拿出了对苏项目计划,把其中能透露的,便浅浅透露了一些给中苏记者,令他们咔咔拍照。

角落中,业务组的一众成员无精打采的坐了一排,与会议厅里的热闹景象格格不入,都显得有些困唧唧。

好在这场发布会并没有持续多久,访苏团和访华团的两拨成员便登上了客车,前往河市口岸。

记者们也要随行,继续在码头边,记录下中苏恢复贸易的历史性时刻。

“你们说,一千多米的河道,我们要坐多久,能给我们睡觉的时间不?”

“够呛啊,你看这轮渡这么大,估计也就十几分钟到对岸,别睡了,挺一挺,到布拉格维申斯克再说!”

一众业务组的成员、陪同着苏国访华团的成员们同行,看似笑嘻嘻,实则困唧唧,都在琢磨着,一会上船了,有没有可能趁机休息一会。

但当他们看到苏国游轮时,不由得齐齐哀叹一声,这么大的一号船,估计到对岸连十分钟都欠奉,睡个屁的睡!

河市码头旁,一眼望不到边的草绿色,皆为荷枪实弹的华夏军人,引得记者们争相拍照。

然那些军人就像直立的标枪一般,端着枪目不斜视,任凭闪光不断闪烁,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那叫一个威武霸气!

码头上,十几门迫击炮并排而立,炮管上挂上了大红花,内部装填的都是礼花弹...

岸边,四十几艘轮渡一字排开,为首的是苏国最具代表性的游轮“涅列格勒号”,

继涅列格勒号之后,是一艘五百吨货轮“阿穆尔号”,阿穆尔号载着“东苏01”号火车头。

阿穆尔号之后,是16艘200吨级“伏尔加号”,载着东苏01号后挂的16节软卧车厢。

继伏尔加号之后,又是22艘吨位不一的苏国货轮,承载着苏国访华团在广交会上的交易品,与华夏访苏团携带的450种商品样品,合计约1320吨。

就在这豪华船列的外侧,数十艘“东方红号”巡逻艇一字排开,艇上红旗招展,沿着阿穆尔河破冰巡航...

就这场景,堪比钢铁长城的四十嗖邮轮和货轮往岸边一停,谁看了不迷糊?!

李华麟这两日都窝在宾馆里做项目计划,也没来过岸边,根本不知道岸边已经“宏伟”到了这种地步,简直太震撼了。

张晓蕊见李华麟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很是自豪的扬了扬下巴:“华麟,你不会以为只有46车皮的货,就让我们忙活两天吧?”

遂伸手指着22艘载满货物的货轮道:“那些船上,除了苏国人在华夏购买的货物,还有北三省要携带的各种样品,那才是大头!”

涅列格勒号,是苏国比较着名的游轮,也是苏国专门用来接待贵宾的游轮之一。

此时涅列格勒号上挂满了中苏双语横幅,船头还站着很多苏国人,正眼巴巴的望着岸边,见访苏团的人来了,才兴致勃勃的下了船。

李华麟注视着三省领队与苏国前来迎接的官员握手寒暄,彼此畅谈合作前景,不由点了点头:

“确实很震撼,这怕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的船了,辛苦你们了。”

“虽然我不喜欢苏国,但访苏行程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就不能让国家失望,让人民失望。”

“若论辛苦,我们只是用体力,而你是用脑,你才是最辛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