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初定框架(2 / 2)
组织的考虑说清楚。\"
\"这个建议很好。\"宋江点头,\"不仅是处室负责人,普通干部也要谈。要让每个人都明白,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不是为了否定过去。\"
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部务会一致通过了组织部的改革框架:设立十个处室,精简编制20%,实行内部消化,尽量不给其它单位增添麻烦,对于主动退休、退位的干部,组织部将为他们争取相关的利益以及待遇。。
散会后,宋江特意留下王晖。
\"王部长,我知道你对改革一直有些顾虑。\"宋江开门见山,\"今天你能支持这个方案,我很欣慰。\"
王晖苦笑:\"部长,说实话,我开始确实有顾虑。但在组织部工作这么多年,我也明白一个道理:顺应大势者昌。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只能顺应,不能阻挡。\"
\"不仅如此,\"宋江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还要做改革的推动者。组织部这次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全省改革的成败。\"
\"我明白。\"王晖郑重地点点头,\"请部长放心,我会全力支持改革工作。\"
送走王晖后,宋江独自在会议室坐了很久。
这一个月来的谈话场景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
年轻的科员小王担心改革后晋升通道变窄,宋江鼓励他:\"改革不是要堵死年轻人的路,而是要建立更加公平的竞争机制。只要你努力工作,组织上看得到。\"
即将退休的老处长主动表示愿意提前离岗,宋江感动地说:\"老同志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学习。组织上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
这些谈话让宋江深刻认识到:改革最难的不是方案的制定,而是人心的凝聚。只有赢得干部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现在,框架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这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