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科研缺玻璃教育局批 2o 元(2 / 3)
装修剩下的,他特意留着做实验架。
“先用废木板做框架,再把玻璃粘上面当盖子。”
他说,“我娘说了,这年头买不到胶水,熬一锅糨糊似的米汤,照样能把玻璃糊得死死的,干了比炕还硬。”
孩子们分工干活,有的锯木板,有的熬米汤,有的擦玻璃。
陆星辰负责量尺寸,用铅笔在木板上画线让大家照着锯。
小胖力气大,锯木板时脸憋红了,木屑飞一脸也不在乎。
“星辰,米汤熬好了,够稠不?”
一个女同学端着锅跑过来,锅里的米汤冒着热气,黏糊糊的。
陆星辰用筷子搅了搅:“够了,在木板框架上抹层米汤,把玻璃粘上去,干了就结实。”
孩子们小心抹米汤粘玻璃,怕碰碎。
陆星辰一边帮忙一边喊:“缝儿对缝儿,米汤抹匀实,省得半夜开胶漏风。”
忙活一下午,恒温箱做好了。
长方形木箱上面盖着玻璃盖,侧面开个小口方便观察。
孩子们把之前蔫的豆芽移进去,铺层湿纱布,满心期待等着。
接下来几天,陆星辰每天放学都去看豆芽。
恒温箱里温度稳定,豆芽长得快,几天就长到一寸长,白白胖胖的看着有食欲。
“太好了!
长得这么好,肯定能送食堂!”
小胖伸手想摸,被陆星辰拦住。
“别碰,没成熟碰了容易坏。”
陆星辰说,“再等两天,摘下来送食堂。”
采摘那天,孩子们小心把豆芽从恒温箱里摘出来,装了满满两大竹篮。
陆星辰提着篮子,带同学们找校长。
校长抓起一把豆芽,眼珠子差点掉出来:“哎呦,你们这些小鬼头真鼓捣成了?比供销社那蔫了吧唧的强百倍!”
“校长,这是我们科研小组的成果,想送食堂让全校同学尝尝。”
陆星辰说。
校长高兴地拍他肩膀:“好!
送食堂,今天中午给大家做豆芽汤!”
中午,食堂大锅里飘出豆芽汤的香味。
同学们排队打饭,每人碗里都有一勺,脆嫩的豆芽配着淡盐味,好吃极了。
“这豆芽真好吃,是咱们自己培育的?”
有同学问。
“对,陆星辰他们科研小组培育的,以后还能经常吃。”
下
午,校长写了封感谢信贴在药厂门口,上面写:“红旗村小学‘小小科研小组’,娃娃们晓得省口粮,就是给国家省力气!
再小也是顶梁柱,该夸!”
乡亲路过都围过来看,有的还念给孩子听。
李寡妇笑着说:“星辰这孩子真能干,学习好还会搞科研,以后肯定有出息。”
二柱子也说:“咱村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从小知道节约粮食,以后能为国家做贡献。”
苏瑶看着感谢信,心里满是欣慰。
晚上陆战野回来,听说这事高兴地说:“星辰这孩子,越来越像你,遇事不慌还会想办法。”
“都是孩子自己努力。”
苏瑶笑,“以后多支持他们搞科研,说不定还能培育更好的东西。”
陆星辰和同学还在改进恒温箱,现米汤粘的玻璃时间长了容易开胶,想找其他办法加固。
想起在药厂看到的树脂,问苏瑶能不能用。
苏瑶笑:“树脂是工业品,不能随便用。
不过用布条蘸米汤贴在玻璃和木板接口处,能更结实。”
孩子照苏瑶说的做,果然加固了恒温箱。
他们还计划培育小青菜、蘑菇,想以后给食堂提供更多蔬菜。
这天晚上,陆星辰在日记本上写:“今天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