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卡塔尔(2 / 3)

加入书签

bsp;   实际上前世波斯也是俄国对峙奥斯曼帝国的前线,只不过这个时空里,奥斯曼帝国参战相对较晚,等到奥斯曼帝国对俄国宣战时,俄国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当初,喀山国库的财富就是东非从波斯北部运送到波斯湾沿岸的,走的就是波斯的俄国势力范围区(当然,这个势力范围是英俄两国未经波斯同意达成的协议)。

    俄国崩溃后,英国就接管了当地,甚至还有一部分俄军直接被英国编入部队充当炮灰。

    总而言之,如今波斯和英国已经绑定在了一起,洛马奇司令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也得到了普拉托中将的认同。

    普拉托中将说道:“那就从中东的小国中挑选目标好了,其实有可能的话,我认为阿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可惜阿曼和我们的关系一直都不错,这都找不到下手的理由。”

    东非十分重视和阿曼的关系,这一点主要是继承自当初桑给巴尔苏丹国这个阿曼帝国的分支。

    可以说桑给巴尔人对东非是十分特殊的存在,东非能够做大,原始资金就是桑给巴尔人提供的,包括东非最早的海岸线,海港,手工业,造船业可以说都源自桑给巴尔人。

    而东非对桑给巴尔人的处理也是最特殊的,在东非的殖民扩张崛起道路上,桑给巴尔人可以说是唯一受到东非优待的群体。

    而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源,就是东非需要桑给巴尔人充当东非和中东交流的桥梁,甚至不局限于中东,就是中亚,南洋等阿拉伯教影响地区都是如此。

    不管是东非对中东的黑奴贸易,亦或者是后来的商业贸易(主要是农产品),以及20世纪后的工业品销售,桑给巴尔人都出了大力,当然。他们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而靠着中间商赚差价获得的海量利益,这使得桑给巴尔人在阿曼迅速获得政治地位,如今阿曼政府的不少官员就是原桑给巴尔人。

    当然,所谓桑给巴尔人其实就是阿曼人,而唯一能证明桑给巴尔人存在的桑给巴尔苏丹国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但是,桑给巴尔人回到阿曼认祖归宗,毫无疑问推动了东非和阿曼两国的关系发展。

    而东非也需要阿曼继续充当东非和中东各国交流的桥梁,阿曼在对东非的外交上也比较务实和认得清自己的位置,就比如富查伊拉地区的谈判,就是阿曼主动妥协的结果。

    面对这样一个国家,东非政府对其态度自然是十分友好的,如果排除英国人因素,阿曼几乎就相当于东非在中东的代理人,其实发展到如今,也差不多,随着东非海军在印度洋的崛起,阿曼已经越来越向东非靠拢。

    而洛马奇司令在听到普拉托中将的大胆想法后,果断的说道:“你的想法很危险,中央肯定不会同意我们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阿曼和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其实当初富查伊拉谈判,如果不是历史遗留问题的话,我们根本就不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