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量身定做(2 / 3)

加入书签

地区的经济作物问题,现在索马里地区最盛行的两种作物除了棉花,就是香蕉,虽然两种作物经济价值高,但是只保留这两种作物,风险也大,且不符合‘欧亚果篮计划’的定义,果篮,果篮,不能篮子里只有香蕉,那不就成了‘欧亚香蕉计划’了。”朱巴省农业厅厅长说道。

    “我也同意这一点,单一作物对害虫还有疾病的抵抗能力是最差的,一但发生,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丰富水果蔬菜鲜花等门类,是我们索马里的计划之一。”北方省农业厅厅长也不甘示弱。

    当然,这还不够,毕竟这样有些拾人牙慧的感觉,所以他进一步提出:“在这一点我们东非有很大的劣势,尤其是在选种育种,物种品类方面,毕竟东非历史太短,又缺乏相关农业人才,所以短时间内出成绩很难,我们也应该多在当地汲取经验和教训。”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灰不拉机的玩意,卖相看起来并不是很好,放在桌子上。

    “安东尼奥厅长,这是什么?”

    “这是一种本地的农业作物,大家可能没有在意过这个小玩意,他是当地土著非常喜欢的一种植物,叫做油莎草。”

    “这是油莎草的果实?”

    “很准确点来说是类似花生一样生长在地下的果实。”

    “那它有什么用?”

    “除了吃以外,最重要的是可以用来榨油,这种植物的叶子也可以用来充当牧草。”安东尼奥说道。

    接着他开始介绍油莎草的优点:“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它不仅优质高产,而且综合利用价值很高。更重要的一点是,它非常适合在盐碱地中生存,这和我们索马里地区很多地方相似,它的抗逆性好,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强,抗盐碱,病虫害少,化肥农药的花费少,产量高,亩产能够达到数百公斤,最低也不下于三百公斤,一亩油莎豆的产量,相当于几亩其他油料作物。”

    油莎草的出油率倒是挺一般,但是它的亩产高,所以反而造成油莎草更具有经济价值。

    “当然,我要特别强调一点,这种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非常强,而且果实生长在地下,这样面临蝗灾也不会颗粒无收。”

    油莎草的会散发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带有清香,实际上具有驱虫效果,这一点东非自然不清楚,但是这里的土著有千百年的种植经验,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也不难。

    “既然如此,那之前怎么没有见到本地人大规模种植?”有人问道。

    安东尼奥回答道:“在我们之前你见过非洲大规模搞耕作农业的么?尤其是索马里这种畜牧业地区,其他土地也更多以小麦等粮食作为为主。”

    不过话锋一转,安东尼奥也说道:“油莎草的优点众多,但也不是没有缺点,就比如他的果实和其他作物相比不好收货,这种植物的分蘖力特别强,而且果实相对于花生小了一点,收割时比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