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酒馆(2 / 3)

加入书签

nbsp; 而达沃周边就分布着多座火山,就比如前世菲律宾最高峰的阿波火山,距离达沃市就只有四十多公里路程,其高度已经接近三千米。

    不过这座火山尚且没有喷发的记录,毕竟这里文明程度太低,东非在这里也不过将近二十年时间。

    “对了,这次你来达沃市,你们船上这次带的是什么?”埃德塔尔好奇的问道。

    维尔克尼茨说道:“这次我们的船只是政府组织的一艘老式风帆船,没有带货,而是从波斯湾那里带过来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俄国人。”

    “俄国人?那就不奇怪了,这些年达沃市接纳了不少斯拉夫人,应该大部分都来自俄国,毕竟除了俄国这种落后国家,应该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到殖民地发展。”埃德塔尔毫不客气的说道。

    相较于东非,俄国确实比较落后,不过东非真正把俄国甩开,也就是近二十几年的事。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东非和俄国的差距其实并不大,经济,工业,和农业等等方面只能算半斤八两。

    当然,这主要是将当时黑人奴隶算进东非人口的情况下,实际上东非本国公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比俄国高,也就是殖民初期相对差一点。

    而这个差一点主要值得是生活环境,毕竟殖民之初的非洲可是真正的蛮荒之地,条件连西伯利亚都比不上。

    八十年代后,东非就犹如坐火箭一样,正式迈入高速发展阶段,而当时,正是东非基建开始发力的时候,在此前,东非投资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公路,铁路。

    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彻底盘活了东非的经济,使得东非有条件开发矿山,实现资源的全国调配,从而助力东非工业的发展。

    等到九十年代,东非就已经在各个领域并不逊色于俄国,毕竟一个落后国家,是不可能在当时击败英国的。

    二十世纪之后,俄国就更不是东非的对手了,当时东非对标的国家,已经变成了法国,英国等工业强国,并且瞄准了德国和美国这两个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等到了一战前,东非工业规模已经基本和美国持平,一战后这几年更是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不过,这是建立在东非人口规模大于美国的基础上,如今东非工业发展的目标就是继续扩容的同时,开始重视工业质量的发展。

    维尔克尼茨说道:“这批俄国人主要来自乌克兰,他们都是来自俄国的沦陷区,俄国战争的不利,甚至让他无法保护自己人民的安全,当然,到了棉兰老岛,对他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埃德塔尔摇摇头说道:“想在棉兰老岛发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大部分人不可能被安排到达沃市这种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开发的地方。”

    “大概率会被安排到棉兰老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