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兴产业强国(2 / 3)

加入书签

sp;   “如果没有这些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和巨大潜力,那我们东非永远都只是欧美国家的追随者,而新兴产业上的领先地位,等于我国工业发展抓住了未来,随着时间推移,我国工业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优势越发凸显。”

    不过东非想保证本国工业化水平不下降并且实现增长难度也很大,毕竟人口多了也是负担。

    东非的汽车产业主要布局在内陆地区,同时也主要以供应国内为主,外销主要靠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两座沿海城市的汽车生产企业。

    恩斯特有“能源安全和危机”意识,国外市场可没有相关概念,所以国外市场对汽车的追求重视体验,而“省油”必然要牺牲一部分体验价值,好在东非是封闭市场国家,所以搞差异化路线也算轻车熟路。

    汽车生产完全是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主要给东非的官员和科研人员配备。

    相较于汽车,卡车和拖拉机的普及力度更大,从产量上就可以看出来,卡车和拖拉机数量都超过汽车,毕竟东非本身更重视实用性和效率。

    而19世纪的货币绑定的是金银,作为金矿大国,东非工业化阶段几乎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工业设备,这也是东非能轻松完成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毕竟欧美国家现在只有有钱人才玩的起汽车,汽车产业还没有下沉到平民市场。

    “内燃机产业和电力产业无疑成为了我们东非发展的最重要引擎,使得我们东非在新兴产业领域率先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

    要不然东非庞大的汽车产能完全能压垮其他国家汽车厂商,实际上现在国际友商就已经对东非竞争者苦不堪言了,而这仅仅是东非沿海车企发力的情况下。

    还有一点则是东非目前工业规模和两国尚且存在差距,不过这个差距并不算太大,主要还是东非的人口增长速度太快,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东非的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不再提升,工业规模也会人口增长而被动增加。

    当然,相对于东非,美国和德国的传统产业同样十分强大,而这正是东非和两国之间经济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下一步东非车企的目标就是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扩大产能,从而真正实现东非“车轮上国家”这个目标。

    而拖拉机普及又要求东非对农村,农田,种植园,牧场等农业区道路进行更新换代,所以在进入九十年代后,东非的工程量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当然,即便如此,这对于东非汽车产业的扩张也是有利的,毕竟在政府的行政措施下,强行制造出了本国市场,而这个市场在全世界是规模最大的,虽然利润远不及国外市场。

    不过东非工业化阶段所处的国际环境远比前世远东帝国好的多,在这个时代,先发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封锁力度小的多,毕竟世界并非一家独大,而是真正的多极化,虽然有强有弱,但无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