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界第四(2 / 3)

加入书签

最典型的就是大湖区和赞比亚,安哥拉地区,包括坦桑尼亚东部和莫桑比克部分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因为靠近赤道地区,所以受到上升气流影响强,雨季也更加漫长,是东非农业最发达的区域。

    热带草原气候和季风气候一样,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参考对象,热带草原气候与之相比更加容易发生干旱灾害,所以东非农业和人口天然向降水比较丰富的地区转移。

    而亚雨林就是这种气候下的常见植被,在大湖区和东非腹地,以及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但这些区域又被粗暴的划分为热带草原气候。

    当然,降水量多寡和植被类型并不是唯一参考标准,其中降水的时间分布也是重要原因,在热带草原气候内雨季越长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稳定。

    而东非人口分布就是以亚雨林带为主要轴线,北纬五度到南纬二十度之间是东非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目前城镇化人口重新超过百分之二十,并且达到全国人口百分之二十三左右的水平,说明过去十年间东非工业和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年来大批工业投资建设,除了中,东部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工厂数量也在飞速发展,尤其以东南沿海和西部沿海两个地区最为突出。”

    “按照我国城镇人口规模和占比,我国已经踏入半工业化国家行列,在世界大国中仅次于法国,排在奥匈帝国和沙俄之上。”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非政治制度上的优越性,其中国有企业为全国工业化做出了主要贡献,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在同其他世界大国的竞争中,让东非经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只有英,法,德,美和西欧的比利时,荷兰等,当然,奥匈帝国内部像奥地利,波西米亚完成了工业化,只不过匈牙利等地区拖了后腿。

    所以奥匈帝国和东非一样,都是典型的半工业化国家,而沙俄的工业化水平更是连东非都不如,但是沙俄人口比东非多了几千万,起步也早,所以工业规模在全世界也属于强国行列,类似日后的巴西和印度。

    “在其他人口数据方面,我国人口结构趋向合理,男女比例也和传统国家达到同一水平。”

    解决男女失调问题,一直是东非国家治理的重要指标,东非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一直比较高。

    包括通过严刑峻法避免弃婴和性别上的歧视以外,东非政府同时通过非法手段从世界各地领养女婴,尤其是在远东帝国和欧洲地区。

    19世纪是吃人的时代,所以东非不需要耗费太多手段就能获得想要的人口,毕竟彼时就算欧洲也有大量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孤儿,早期黑兴根学院的学生很多就是以比为主要生源。

    当然,这一点在东非本土比较例外,拥有大量黑人劳动力,东非尚且不需要通过对本国民众的过度压榨来支持本国工业发展,加上义务教育体系,使得东非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