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茶叶市场(2 / 3)

加入书签

nbsp;   这种将近百年的差距,东非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在短时间里完成逆转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1914年,东非茶叶出口虽然依旧处在世界第三位,但是已经和印度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而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更是成为仅次于远东帝国的存在。

    “当然,最重要的是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茶叶规模化,科学化种植要大大超过远东帝国和印度两国。”

    现代化茶叶种植,尤其是随着工业化时代到来,一个产品能否大面积覆盖国际市场的关键就在于其是否能实现大工业生产。

    在东非这个世界第三大茶叶生产国出现之前,印度毫无疑问在这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而情况发生变化的时间出现在本世纪初,随着东非工业和科技的爆发,东非茶叶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的质变,一方面,茶叶培育,种植,采摘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茶园机械化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茶叶加工更是迅速实现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工厂取代原来的小作坊,在质量和口感上得到更多的保证,稳定市场销量和巩固发展品牌形象意识。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东非茶叶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开拓和稳定了长期开发的中东欧市场,在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等国家里十分风行。

    而毫无疑问,东非茶叶崛起,最受打击的国家就是印度,两国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虽然远东帝国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但是其本国市场稳定且庞大,反而在海外市场上表现并不出彩,也就难以对印度,东非茶叶造成威胁。

    而且作为仅次于远东帝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爱喝茶的国家,东非除了本国茶叶以外,也会从远东帝国进口大量茶叶,来满足本国需求。

    虽然东非人肯定没有英国人那样喜欢喝茶,但是东非的茶叶爱好者,显然比英国人更加讲究。

    毕竟东非在文化上受到远东帝国影响比较深刻,所以对茶叶有着仅次于远东帝国人的理解。

    而东非虽然也产好茶,但是优质茶叶品种上终究因为历史底蕴不足,难以完全满足本国饮茶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所以从远东帝国进口茶叶也就成了必然。

    至于印度,其茶叶问题和东非类似,品种少,口味过于统一,所以在东非饮茶鄙视链中,印度茶叶处于绝对三国垫底的存在。

    这也很容易理解,就像前世印度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处在绝对优势地位,但是印度茶叶想获得远东帝国的认可那是千难万难。

    毕竟印度的茶叶文化不存在,仅仅是一种纯热带经济作物,东非茶叶种植虽然也倾向于其经济属性,但是东非茶叶文化同样存在。

    所以在东非民众的认知里,远东帝国的茶叶属于高端货,东非属于中端产品,印度属于低端产品,至于其他国家那就完全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