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危若累卵(2 / 3)

加入书签

sp;清政府为什么搞闭关锁国那一套,和海外的反清分子脱不开关系,同时远东帝国的思维模式一直被儒教束缚,偏偏儒教已经失去活力,不愿意接受变革。

    儒家思想自然是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毕竟基督教等极端宗教都可以发展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注解,甚至出现拉美解放神学那样的派别。

    而清代的儒家思想就像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样,没有丝毫悔改的意思,儒家思想一直是发展变化的,但是这种发展变化自清代以后就戛然而止。

    失去创新力,那自然走上衰亡的道路,而儒家思想还不愿意给新思想让路,其地位可以说是被硬捧出来的,甚至有向宗教演变的趋势,被称为“儒教”,德不配位,那怨不得后来被狠狠清算。

    东非就没有这种烦恼,直接照着前辈们的成果抄袭就完了,东非没有形成可以和王室对抗的势力,所以东非的发展方向就控制在恩斯特手里。

    而恩斯特的掌控欲极强,在他看来,东非未来怎么样,他还管不到,在他精力还充沛的时候,就必须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发展。

    “莱德尔阁下,你这就谦虚了,我听闻你们德意志人一般比较直爽,任何国家都有可借鉴之处,所以妄自菲薄没有必要,而且你们东非发展日新月异,这一点让我们可是十分羡慕。”

    莱德尔可不是谦虚,他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所以解释道:“东非和美利坚合众国一样,我们两个国家都是通过奴隶制度发展起来的国家,同时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这两点是伱们远东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不是谦虚,而是东非真没有值得你们参考的价值,有这功夫还不如直接到欧洲和奥斯曼考察考察。”

    这一点莱德尔可是真心建议,东非和美国是白纸上画出来的国家,没有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而远东帝国历史悠久,国内势力错综复杂,利益集团根深蒂固,他们的变革方式无非两种,一个是自上而下割肉自保,要么被动推倒重建。

    不是恩斯特看不起清政府,他们的刀子是不敢砍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说没有人愿意舍得付出。

    就像故事里贪婪的猴子一样:在一个小口的坚固瓶子里装了一个大的坚果或者水果,猴子把手伸进去抓,然后手就拿出不来,只要他放下坚果,就能把手拿出来,猴子死活不肯放弃,拖着大瓶子跑来跑去然后就会被活捉了。

    但是不可否认,东非这种没有历史底蕴的国家,极其脆弱,所以恩斯特才搞了一个闭关锁国出来,东非如果遭受外部文化思想侵袭恐怕直接跪,这一点从其他殖民国家就能看出来。

    恩斯特的责任就是替前世的东非遮风挡雨,等东非的体量达到足以自保的时候,才能让其自主发展。

    这就和芯片一样,如果不换赛道的前提下,后发者想应对先发者的打压,就必须先把国内市场保住,才能谈生存。

    东非的制度有多不稳定,恩斯特是相当了解的,甚至比僵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