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德军入场(3 / 5)

加入书签

    “立刻对奥地利民族党采取行动,把他们进行改组,工党能搞联合政府,奥地利民族党同样可以这么干。”

    当然,阿道夫很清楚,这样做的效果肯定比较有限,毕竟民族党之前的民众基础就很薄弱,放在奥匈帝国全境更是如此。

    但是,这股力量如果能够利用的好,对德国的帮助很大,德国也需要带路党,还有接下来对当地的统治,也需要人手,显然奥地利民族党算是自己人,更值得信任。

    海因里希这时说道:“首相阁下,现在维也纳沦陷,奥匈帝国实际上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鲁道夫皇帝虽然流亡到匈牙利,但现在对奥匈帝国的控制已经失去大部分。”

    “我们可以拉拢奥地利的官员和将领,为我所用,我相信,面对工党的威胁,他们必然会选择投靠我们。”

    阿道夫点点头说道:“这件事由你们来办,如果能够让他们发挥作用,这对于我们吞并奥匈帝国有很大帮助。”

    维也纳沦陷,但是奥匈帝国地方势力,尤其是原政府高层,还拥有很大实力,就算最混乱的波西米亚地区,也有很多地区控制在原政府手中,还没有被工党占领。

    他们现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并且失去了和中央政府的联系,这个时候,如果德国进入当地,并且获得他们的支持,就可以内外配合,方便德国更加顺利的占领波西米亚,奥地利等地区。

    既然吞并奥匈帝国只能通过军事手段,阿道夫也不再犹豫,他让人把德国军方的官员,还有赫尔曼等民族党高层找来,开始制定入侵计划。

    1934年五月末,德国总参谋部迅速制订了作战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德国将全面入侵奥匈帝国,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波西米亚地区平乱,一路南下接管奥地利的地方。

    前者要和工党武装直接发生战争,而后者就是和奥地利西部山区的原奥地利政府合作,把他们纳入德国的统治之下。

    奥地利地形以山地为主,且东西狭长分布,因此西部山区大多还在奥匈帝国政府控制下,工党则集中在东部的城镇。

    德国的入侵,毫无疑问是压倒奥匈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欧洲帝国周边瓜分奥匈帝国的大幕彻底拉开。

    在六月初,德国顺利进入波西米亚北部和西部的苏台德地区,这里原本就有德国扶持的武装势力,属于德国势力范围,所以轻松被德国拿下。

    同一时间,阿尔卑斯山区的奥匈帝国地方政府,在面对南下的德军,也是望风而降,主动迎接德军,并且迫切希望德军向东歼灭维也纳等地方的工党势力。

    面对德国入侵,大奥地利联合政府也立马做出反击,开始整合工党势力,有序的阻碍德军的进攻,这一点对德国很不利。

    之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