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口(2 / 3)
sp; 而这趟从基苏木开往季马市的火车上,就是今天东非销往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工业产品,东非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贸易日益繁荣,也带动了图尔卡纳铁路周边城市的发展。
早在数年前,随着图尔卡纳铁路建设完成,其起点位于基苏木市,经过图尔卡纳省腹地,图尔卡纳湖西岸,然后经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进入东阿边境的季马市,再从季马市进入阿比西尼亚国内。
“算上今天这批汽车,阿比西尼亚帝国今年从我国进口的汽车恐怕已经突破五十辆了,现在才三月份,看来很有可能超过去年一百六十七辆。”铁路员工阿尔韦德说道。
“这说明阿比西尼亚帝国经济体量大,即便穷,但是上层社会的消费能力强,而且阿比西尼亚帝国资源也丰富,现在铁路上每天都有从阿比西尼亚帝国进口的农业产品和矿产,这些农产品和矿产出口为阿比西尼亚帝国创造了巨大价值,所以阿比西尼亚的权贵才能这么奢侈。”工友安德鲁回复道。
可以说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农业和矿产资源,极大部分都便宜了东非,尤其是北方工业带和图尔卡纳省。
虽然前些年因为和意大利的战争,导致国土进一步缩水,但是阿比西尼亚帝国依旧是仅次于埃及的东北非大国。
国土依旧维持在三十多万平方公里以上,且大部分是前世核心区域,除了东北部丧失了传统核心国土以外,其他地区大多是适宜农耕的地区,且资源物产丰富。
意大利红海殖民地则是在厄立特里亚的基础上扩增了德赛以东的阿比西尼亚帝国领土,大部分为沙漠和高原平原过渡带。
东非虽然侵吞了前世埃塞俄比亚不少领土,但以南部山地(东非裂谷带)和欧加登的干旱区域为主。
所以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整体体量依旧十分可观,高原地区本来就易守难攻,这是意大利无法吞并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根本原因。
当然,意大利以后也没有这个机会了,本质上现在的意大利和前世不一样,只能算欧洲一个中小国家,现在又有东非平衡区域稳定,意大利侵吞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机会已经不复存在。
而且丧失东北部国土后,彻底断了阿比西尼亚帝国夺回红海出海口的想法,使其彻底成为内陆国家,只能同南部的东非展开经济活动。
当然,阿比西尼亚帝国在两国经济中,也不算完全吃亏的一方,作为东北非地区的重要十字路口,阿比西尼亚帝国近几年同埃及关系恢复,间接打通了埃及同东非之间的贸易联系。
而埃及同阿比西尼亚帝国关系恢复,归根结底是因为意大利的搅局,从而使得原本两国争议领土问题不复存在。
阿比西尼亚帝国在改善周边国家关系后,这些年经济发展整体平稳,搞起了“二道贩子”的生意,将东非的商品向北非地区输送。
有铁路的加持,运输成本并不比海运高太多,尤其是埃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