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2 / 3)
p; 比如拖拉机、播种机、耕地机、收割机、栽种机、捆扎机、割草机、托运机等一系列的机器,几乎都被发明出来。
目前欧美国家同东非一样正在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前世一直到二战前后,欧美发达国家才实现整体上的农业机械化。
而这也是当前东非农业改革的大方向,所以平原地形为主,且水热条件优良的莫桑比克才会被东非选中作为重点实验区域。
而像热带经济作物,橡胶,甘蔗,棉花之类的,目前只能依赖人力,在东非也和其他国家一样使用大量黑奴作为廉价劳动力,加上当前经济作物效益高,所以成为了东非农业主要收入来源。
而安哥拉的农业模式,就是主要以热带种植园业为主流,粮食和渔业等农业占比同热带种植园相比差距明显。
针对这一点歌尔韦斯坦说道:“目前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仍然大量依赖低廉的土著‘劳工’,作为主要动力来源,这显然和我国在未来二十年内淘汰黑人劳动力的国策是不吻合的,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农业部的看法是在一些有可能实现机械化种植,收割的经济作物,大力支持科研机构改良农具,减少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性。”
歌尔韦斯坦所说的部分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就是那些非木本植物作物,像橡胶,果树,茶叶等等,即便21世纪,也没有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但是,棉花,甘蔗等就有可行性,主要体现在收割方面。
当然,对于橡胶,果树类,东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继续维持现状,但是可以实现部分环节成本下降。
就比如通过铁路,公路建设,减少运输成本,虽然无法实现大型机械化收割,可以研发小型现代化农业器械,方便种植园工人完成收割,剪枝等工作流程。
世界经济作物机械化率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本身不是经济作物种植大国,像美国主要是在加勒比海沿岸通过控制周边国家来完成经济作物的代生产,来满足本国需要。
而英法等国可以通过南亚,东南亚或者西非殖民地的廉价人力成本,来降低生产成本。
而当前这种经济殖民地的人力成本本身就极为低廉,进一步加大了机械化在热带经济作物中的研发和推广。
而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国家,毫无疑问,只有东非有能力和需求来推动热带经济作物的机械化工程。
首先,东非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可以自主制定符合本国战略发展方向,这是欧美国家的殖民地不具备的最大优势。
其次,东非在科技领域和同行相比拥有巨大优势,东非的竞争对手普遍是落后国家和殖民地,科技水平极其落后。
最后,东非有需要推动热带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东非本身是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第一大国,远超巴西等国家,其次东非不可能一直依赖黑奴来保证该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