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施瓦本省(3 / 5)
nbsp; “在大豆种植领域,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对象是美国,美国在农业技术领域并不比东非差多少,而且他们的大豆种植区,气候,土壤和远东帝国东北部一样,都是顶级自然禀赋。”
“所以,我国想要在大豆单位产量上超越美国,难度并不小,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不断进步,终有一天,东非在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上,也能进入第一梯队。”
美国大豆种植区,也就是五大湖和中央大平原北部,那里也是黑土分布区,并且是世界第二大黑土分布区,纬度和气候也和远东帝国大豆种植区相近,加上美国在农业领域的技术积累,因此,大豆产量能达到世界第一,也就不足为奇。
反观东非,东非绝大部分领土都位于热带区域,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大豆,但是,因为大豆是温带作物,产量天然会比中高纬度低。
土壤方面,东非许多地区土壤肥力偏低,这方面施瓦本的土地肥力,更是在平均线以下,而且当地土壤呈酸性,需要对土地进行改良。
就比如东非在种植大豆前,会在农田里加入大量石灰来中和土壤,同时还需要加入其他肥料,来提升土壤肥力。
最后是病虫害问题,也是一个困扰东非大豆种植的重要因素,所以农药使用量也比美国,远东帝国要高。
不过,这些自然因素的限制,并不能限制东非在大豆种植业领域的高速发展。
在恩斯特的设想里,东非完全有能力,学习前世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种植模式,成为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
巴西和阿根廷,分别是前世大豆产量第一和第三大国,尤其是巴西,其大豆总产量甚至超过了美国,而巴西的气候,纬度,土壤等条件和东非最为相似。
阿根廷也不差,其大豆产量前世超过五千万吨,而远东帝国也仅仅两三千万吨水平,前世阿根廷大豆种植区的气候和东非南部比较相似。
巴西,阿根廷大豆种植区的纬度,温度,光照,土壤等条件,东非都比较接近,加上东非广阔的国土面积,这也就意味着东非也有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种植国的潜力。
当然,东非种植大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和当前,东非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有关。
豆科植物对土壤改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东非希望通过大豆种植,改善施瓦本省等地的土壤。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具有固氮能力,因此可以减少化肥使用,生态效益显著。
加上大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农作物,可以提供油脂,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十分适合作为饲料等,因此,大豆种植在东非能够同时兼顾经济和环境两方面。
柴德就说道:“随着大豆的种植,施瓦本的农业上限也能被提高,再过几十年,施瓦本省或许也能成为帝国新兴的农业开发区,而不像现在,完全依赖铜矿等资源的开采。”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