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2 / 3)

加入书签

现在莫桑比克条件不够,绍奎完全有能力设为市。

    而德雷达瓦镇则比较特殊,属于军事重镇,周边没有其他大规模人口聚居地,所以一直维持着镇的行政区划,实际上完全可以设为北方省的一处地级市。

    不过这些行政区划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东非目前开发程度太低,很多区域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凸现出来,说不定因为某种原因,就被提升或者降级了,都是有可能存在的真实情况。

    就比如西部和北部,早期有许多地级市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被废除,也有一些区域因为交通条件等改变而形成新的区域中心。

    当然,东非的大城市还是比较稳固的,因为很多区域都是恩斯特按照前世非洲行政区划直接指定的,这一点在原坦桑尼亚境内尤为明显。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东非的城市也继承了原区域文明的影响,这些非洲土著虽说文明程度低下,但在地域选择上也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考验。

    不过这样的地方也不多,非洲土著以部落为主要政体,而很多东非部落都以游牧,狩猎为主,根本没有固定居所。

    而且黑人抵达非洲各地的时间恐怕也不会太长,就比如南非地区,西非黑人抵达那里的时间几乎和欧洲殖民者相同,其中被东非消灭的祖鲁王国就是急先锋。

    阿拉伯人曾经在非洲的商业行为也催化一批东非聚居点的形成,就比如多多马市原本就是沿岸阿拉伯人深入内陆的商业必经之地。

    最后也就是继承其他殖民者的城镇和据点,这一点东非干的太多了,可以说这其中葡萄牙对东非的贡献最大。

    实际上东非大部分南部国土,都是从葡萄牙人手中获得的,这些地区或多或少都曾被葡萄牙殖民,或者有葡萄牙人的商业活动。

    就拿桑给巴尔苏丹国来说,桑给巴尔苏丹实际上也是阿曼帝国击败葡萄牙后获得的战利品。

    葡萄牙早期在非洲殖民可以说一家独大,而在18到19世纪,葡萄牙帝国衰落,使得葡萄牙人甚至被土著从内陆驱赶到沿海,而这就是东非能在非洲做大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在早期葡萄牙在非洲整体战略收缩,而东非占据了这个空窗期。

    葡萄牙退出,但是其他势力又不完全知道葡萄牙人的虚实,所以在非洲南部形成了殖民的真空地带,东非算是趁虚而入,等葡萄牙和其他列强反应过来的时候,东非已经做大了。

    “目前东非的乡村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中部稍微差一点,不过也算勉强达到标准,加上中部的城市实力比较强,所以对中部乡村地区的进一步提升也可以有序进行。”

    “就拿教育为例,在每一个镇至少设立两所中学,有实力的可以建设两个校区,没有经济实力的就共用一个校区,至于小学以人口密度为主要参照物,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区域,毕竟小学的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