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声呐(3 / 5)
p; 这也方便了东非海军或者海外科研人员对世界海洋的研究。
东非海军是世界唯三的全球性海军之一,其中两个关键标准,东非都符合,第一点就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第二点则是在全球有广泛的海军基地支撑,另外两个是英国和法国。
其实美国也应该属于全球性海军,只不过在印度洋的影响力较弱,且缺乏可依赖的军事基地。
至于其他国家,那都只能算区域性海军了,即便是实力不弱的德国还有日本。
科博达说道:“帝国海军在声呐设备上,肯定比我们领先许多,不过也只局限于部分舰艇,才会装备最前沿的技术设备,一些老旧舰艇,可能连声呐都没有。”
军用声呐更先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也导致一部分东非战舰并没有装备这种设备,尤其是有养老舰队之称的第七舰队,他们甚至还有一艘上个世纪东非制造的铁甲舰在服役,当然,东非先进战舰都安装了声呐。
而声呐的普及,也倒逼东非海军的潜艇部队,在反侦查方面下功夫。
世界其他国家海军应该也有相关布局,在一战后,主要的海军强国,基本上都会在声呐研究上下功夫。
“不过,我们的设备也足够用了,短短十几天时间里,我们就发现了十多处可能对船舶航行造成威胁的隐蔽暗礁,这对于帝国接下来改造赞比西河航运能起到巨大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现在的这份工作,在整个赞比西河通航计划中,重要性仅次于卡布拉巴萨船闸建设,虽然前者难度更大,技术含量更高,工程量更是惊人。”
“但是,如果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萨峡谷这段河道如果无法通航,那卡布拉巴萨船闸建成后也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清除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萨峡谷间河段的暗礁,河床的基岩,是赞比西河中下游通航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科博达团队的其他成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整个赞比西河改造计划,尤其是中下游干流河段,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赞比西河中下游无法彻底通航。
因此,从下游平原河道的清淤,到太特市到卡布拉巴萨峡谷间的清障,再到卡布拉巴萨船闸的建设,都必须要同步进行。
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完成时,赞比西河航运被利用起来,毕竟,整个赞比西河流域治理,可是能长达几十年时间,东非政府显然不可能等那么久。
对于恩斯特等东非政府高层而言,最好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接下来全球经济萧条的大约十年时间内,先实现赞比西河中下游的通航。
这也就意味着,等到八五规划期间,赞比西河干流,卢萨卡以东的航运工程要彻底实现。
这样一来科博达团队所在的这部分河段,就成为了整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