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铁路蓝图(2 / 3)

加入书签

如果恩斯特愿意,东非国防军完全可以像美国陆军那样摆烂。

    美国陆军现役部队才三万人,加强预备役也才十三万人,当然,对于美国人而言确实不需要太大规模的陆军。

    美国海军吨位已经提升到了24万吨,仅在英法两国之后,排在德国之前,是典型的“小陆军,大海军”格局。

    对于美国海军的规模,东非只有羡慕的分,毕竟在1890年,美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相较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其海军实际上并不算太“奢侈”,就比如世界第二海军,法国海军的吨位都超过三十二万吨。

    英国海军吨位更是超过六十万吨,从海军吨位上也可以看出英法两国主导世界格局的底气来源于哪里。

    即便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无非就是失去欧陆霸主的地位,改变不了法国世界第二强国的实力,毕竟德国陆军再能打,海军也被英法压制死死的。

    实际上沙俄海军吨位也不小,应该接近法国,不过沙俄和德国一样,被地理限制,主力波罗的海舰队,和德国海军都在波罗的海里打转。

    总而言之,在19世纪,各国对军事的投资都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虽然各国不至于像日本那样极端,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东非维持一定规模军队也会拖累经济,但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且也有必要性,毕竟本国内还有两千万黑人,没有足额的军队镇压势必会对东非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反过来,两千万黑人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绝对是可以反哺东非经济的,这样算下来反而很划算,等于黑人分担了东非的军费开支。

    要知道日本人口也才三千万水平,而两千万黑人所能创造的价值远在日本之上,毕竟东非不是日本那种资源贫乏的国家,即便黑人生产力低下,在东非的鞭打下也能突破其原本的生产力水准。

    这一点在农业和采矿业体现的尤为明显,至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黑人也是出了大力,只不过具体价值不好体现。

    恩斯特说道:“铁路和公路能够带动钢铁等产业的飞速发展,所以每年铁路建设应该呈递增趋势,这样才能符合东非发展的需要,未来东非至少要建设数条全国性铁路干线,交织成覆盖全国的铁路网络。”

    “就比如西南非洲,虽然现在看来没有什么价值,但是面积大,底下资源丰富,所以即便西南非洲也至少修建一条干线铁路,把鲸湾港和内陆连接起来。”

    “南部中央铁路则顺势延伸到布隆方丹和金伯利,在往西卡拉哈里盆地以及奥兰治河以北,直到阿平顿也需要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铁路干线,对维护国防安全有重要意义。”

    “北部阿赞德高原,大湖区,索马里都需要铁路建设,中东部的铁路网也应该着手完善,中东部已经开发出来,城市人口众多,需要更密集的铁路网络来催动经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