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速发展(2 / 4)
不承认,苏联和其他顶尖列强的巨大差距,不过,这种差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
所以,整体上,维德诺耶对他的祖国充满了信心,他不再纠结东非的境遇,老实做起了自己的导游工作。
维德诺耶向叶可夫说道:“东非是世界面积第二大国家,而苏联是第一,我们两国虽然在道路选择上有所分歧,但我也希望两个国家都能有光明的未来。”
谁是世界第一大国,在1930年是没有答案的,比如英国加上他那一堆殖民地,面积和人口就能达到世界第一,工业实力,资源禀赋也不弱,但是,英国无法完全调动这些地区,人口和资源。
不计算殖民地的话,苏联的面积世界第一,资源也有巨大优势,至少东非本土的资源禀赋比苏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尤其是能源矿产,东非本土的石油必然不如苏联,甚至不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而煤炭,东非本土虽然不缺,可也算不上丰富。
人口方面,苏联就有些不够看了,远东帝国毫无疑问排在世界首位,其次是印度,然后是东非,最后才轮得到苏联,但是苏联的国土面积,比东非都要大上许多。
工业方面,东非,美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几乎有断崖式的领先优势,不过,苏联在工业方面的进步很快。
维德诺耶向叶可夫介绍说:“莫斯科一直都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过,在帝俄时代,它和列宁格勒,也就是原圣彼得堡有不小差距,现在,在苏联工党的伟大领导下,这座城市不仅在体量上迅速膨胀,已经成为苏联第一大城市,同时正在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如今,莫斯科的人口已经接近三百万,单从人口方面,就能排在欧洲第四的位置,仅次于伦敦,柏林和巴黎,列宁格勒人口也增长到在一百多万规模。”
列宁格勒,也就是圣彼得堡,在一战期间遭到了重创,战前,圣彼得堡是俄国第一大城市,人口高达两百多万,但到了一战中后期,就已经骤降到仅七十多万规模。
这也很好理解,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城市,但是波罗的海海军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却是德国,所以圣彼得堡在一战期间,显然无法给予当时俄国人安全感,大量人口逃离,加上后来战乱,在一战结束时,圣彼得堡人口可能连七十万都没有。
而接下来,俄国工党政权建立,首都更是变成了莫斯科,这对于圣彼得堡这座城市而言,毫无疑问又是一次打击。
当然,苏联显然对这座城市依旧是十分重视的,直接用苏俄“国父”的名字命名,就体现了这一点,如今列宁格勒人口大约一百五十万左右,虽然和帝俄时代无法相比,但是,这等于在过去的十年里,列宁格勒人口增加了七十多万,翻了一倍,还是比较夸张的。
不过,莫斯科的表现更加惊人,在1920年,莫斯科的人口差不多一百万出头,现在却接近三百万,这等于过去十年,莫斯科人口几乎增长了两百万。而东非第一大城市蒙巴萨的人口也才刚刚突破两百万,这也就意味着,莫斯科几乎增加了一个蒙巴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