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韬光养晦(2 / 3)
了人少一些,其实和奥地利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这么比较其实是不对的,就拿维也纳来说,人口超过五十万规模,几乎可以和一些小国直接比较,维也纳一地的经济价值可能比整个东非创造的经济价值还要高,所以我们东非和奥地利相比还差的很远。”恩斯特在一旁解释道。
恩斯特的解释其实是把黑兴根财团在东非创造的价值同东非分开,有了黑兴根财团的东非就相当于开了外挂,没有黑兴根财团东非王国其实就是一块面积看着大的殖民地。
“你就偷着乐吧!这么好的一块地方,没有被其他人盯上,才让你钻了空子,要是当初奥地利避开和普鲁士竞争,选择开发非洲你说会怎么样?”斐迪南大公突发奇想道。
“不怎么样,如果让奥地利来开发非洲,我敢打赌,最多也就发展成为隔壁葡萄牙人的水准,殖民地开发是需要魄力的,而想把非洲发展成现在东非这个水平,就更需要前期不计成本的投入,做好长期亏本运营的打算,而且光有资金投入还不行,同时需要强大的组织能力,这些都是奥地利缺乏的。”
“而且奥地利不像我这种个体户,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欧洲各国的关注,如果是奥地利亲自下场,那其他国家也不会无动于衷,至少英法两国会坐不住。”
恩斯特自称个体户,实际上是夸张的说法,不过殖民公司和个人单独在海外开展殖民行动,其实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比如英国殖民地许多就是这么来的,印度就是东印度公司开发,然后由英国接手。
历史上德国殖民地许多也是这么来的,东非殖民地和西南非洲殖民地都是由私人公司开发,然后要求本土保护,最后并入德国殖民体系。
恩斯特开发非洲和那些殖民商人,公司,团队最大的区别在于,是真的把东非当做自己家的产业来开发,而且走的是长期发展路线,这一点,反而是比利时的利奥波德二世和恩斯特有些相像。
不过利奥波德二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从非洲捞钱,和恩斯特独立建国思路有很大差别,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
当然,这和每个人起点不同也有关系,黑兴根亲王国以恩斯特的视角来说,就是一个小镇,即便德国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崩溃,恩斯特顶天也就是在德国当个镇长,所以与其在德国卷,还不如到非洲闯一闯,只有恩斯特这个在非洲生活和工作过的人,才能理解非洲的自然条件有多好,这是这个时代人看不到的。
就比如让欧洲其他贵族选择,那肯定是宁可在欧洲当贵族,也不愿意到非洲当酋长,小贵族可能想法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经济实力又比不过恩斯特这种大贵族。
“唉,不管怎么说,在东非发展也比我当初在墨西哥当皇帝要强,坐在那个位置,看似风光,其实只是各方势力操纵的木偶,即便想有所作为,也不被人理解,还要受到各方阻挠,而东非则像一张白纸,想怎么涂鸦都可以,可能这就是自主创业和给人打工的区别。”斐迪南大公所说的给人打工,实际上就是给拿破仑三世还有墨西哥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