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非对波斯尼亚的渗透(2 / 3)
工业,莫斯塔尔市已经成为奥匈帝国境内重要的铝制品生产中心。
而炼铝厂是耗电大户,这也是莫斯塔尔水电站开工建设的主要原因,莫斯塔尔水电站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当地的工业能力。
而普洛切港也凭借港口优势,成为波斯尼亚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岸,和莫斯塔尔市组成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区的双子星城市。
毕竟波斯尼亚内陆,包括最重要城市萨拉热窝想要出海就绕不开莫斯塔尔市和普洛切港,黑兴根财团通过铁路和公路建设盘活了整个波斯尼亚西南部的经济,甚至对萨拉热窝形成了虹吸效应。
……
克尔来夫继续着他的完工仪式演说:“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莫斯塔尔发展不易,通过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区各界人士的努力,我们致力于将莫斯塔尔建设成巴尔干半岛上的明珠。”
“而莫斯塔尔水电站的建成,基本解决了地区内电力短缺问题,如今工厂和城市发展离不开电力的充足供应,莫斯塔尔水电站将会对包括电解铝,纺织等工业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莫斯塔尔有着丰富的铝土矿资源,而东非又是掌握电解铝技术的工业大国,加上东非在过去半个世纪丰富的水电建设经验,莫斯塔尔想不发展起来都难,可以说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点对比波斯尼亚内陆的混乱可以说格格不入。
结束演讲后,克尔来夫和奥匈帝国任命的莫斯塔尔市官员们进行了热情交谈。
说实话,在东非有意扶持下,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区在奥匈帝国境内也算经济发达地区了,这对于奥匈帝国官员也算一块捞资历的好地方,毕竟不需要太多投入,东非就把饭喂到嘴里。
这也使得东非在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区的侨民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当然,掌握当地经济的东非资本群体,也事实上掌握着当地的话语权。
只要奥匈帝国政府任命的官员不是故意找茬,黑兴根财团还是愿意给他们一些面子的,就比如初代莫斯塔尔市市长,那是个彻头彻尾的酒囊饭袋,而且心比天高的贵族,最后黑兴根财团通过舆论和对当地的控制力度,将那个无知的贵二代赶回了维也纳。
说句难听的,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其实就是东非在奥匈帝国境内的一块殖民地,而且这块事实上的殖民地还是奥匈帝国用以稳定波斯尼亚稳定不得不重视的地区。
拥有六十三万人口的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不仅是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地区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同时也是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地区重要的兵源地,同时是奥匈帝国在南部的一块德语飞地。
显而易见,奥匈帝国无法统一本国语言在波斯尼亚地区更是如此,这里除了奥斯曼帝国遗民以外,就是斯拉夫人,反而东非扶持下的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区成了唯一实现完全德语教育的地区。
而奥匈帝国的军队主要是以当地人组成,就比如奥地利,波西米亚,匈牙利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