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钢铁(2 / 5)
五期间,大湖区和南方的省份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发展区域,而这些地区的工业化,也是东非近十年来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最后是太特市,太特市是现在帝国钢铁工业的中心,他的优势在于煤炭和钢铁资源丰富,同时还兼具赞比西河的航运优势,航运优势是过去东非其他钢铁工业中心所不具备的。”
“这样一来,即便未来太特省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枯竭,它依旧能够从海外进口资源,来稳定自己的地位。”
“更别说太特市处于波西米亚和马拉维工业区的衔接地带,这更有利于其资源的汇聚。”
除了这些优点以外,太特市因为处于内陆,所以兼具国防上的优势,战争时期,沿海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太特市就能够借助赞比西河发展航运,安全性又高于沿海城市,再加上他本身陆地交通,还有矿产资源优势的重迭,可以说是最理想的钢铁工业基地。
1929年,东非百万人口城市分布比较均衡,除了北方地区,还有西南以外,其他区域都有百万人口城市分布。
除了人口规模达到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小城镇发展也可圈可点,比如金沙萨,本格拉,欣代,索约等等。
而工业和人口分布上,东部地区依旧占主要优势,中部,西部和东部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大湖区还有南方省份发展迅速。
北方地区虽然乏善可陈,但这并不意味北方没有进展,随着东南非共同市场的建立,北方地区的机会也开始增加,尤其是随着阿比西尼亚,南德意志王国等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市场也随之增长。
等到南德意志王国人口和经济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改善东非北方的经济区位条件。
因为南德意志王国本身国土面积接近二百万平方公里,有形成大国的基础,只是其人口体量太小,不过南德意志王国人口突破千万规模,最长也就未来二三十年内的事。
……
随着时间发展,东非其他方面的统计数据也开始逐渐出炉。
“在1928年,帝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六千二百万吨,比十年前,增长了近二千万吨,比美国还要多一千多万吨,从美国近些年的钢铁产量判断,他们去年的钢铁产量应该在五千万吨以上。”
“虽然帝国依旧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但是就近些年钢铁产量的增速上,我们是不如美国的。”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920年后,帝国一直在对钢铁产业进行调整,尤其是国有钢铁企业,淘汰了大批落后产能。”
“而这几年,钢铁产业增量中,很大一部分贡献来自民营钢铁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弗里德里希听着工业部的报告,对于目前东非钢铁产业发展,也有了大致了解。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