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警示(4 / 5)

加入书签

    当然,在世界经济大危机没有爆发之前,各国未来前途依旧不明,只有等到经济危机彻底爆发以后,才能知道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

    就比如德国,前世德国是经济危机最大的受害者,一边要偿还根本不可能还完的债务,一边要顶着经济危机的压力,如果不是阿道夫上台,德国可能直接提前爆炸了。

    但是,本时空里,德国可不是战败国,这势必会让德国政府应付经济危机的能力有所改变。

    还有奥匈帝国这个前世早就消失的国家,现在也依旧存在,奥匈帝国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也是很难预测的。

    ……

    维也纳。

    恩斯特就正在给鲁道夫提醒。

    “鲁道夫,根据我们东非经济专家的预测,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很有可能在近几年内爆发。”

    “如今,你马上要成为奥匈帝国的实际掌控者,如果遇上这场经济危机,那对于哈布斯堡的统治,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从一战结束,到现在,整个世界的经济都火热发展,但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健康的。”

    “全球市场就那么大,但是各国的工业都在突飞猛进式发展,而我们这些工业国,又源源不断的从那些落后国家掠夺财富,这也意味着他们消费水平和能力的极大削弱。”

    “总而言之,如今世界的工业生产和消费市场是极其不匹配的,这也意味着全球经济秩序随时有崩塌的风险。”

    “而且,我预测这次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将超过所有人的想象,所以,你应该提前做些准备,毕竟,你刚刚掌权,如果再遇到经济危机,这对于你是极其不利的。”

    恩斯特可不希望哈布斯堡在奥匈帝国的统治倒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奥匈帝国是东非在欧洲战略的重要支点,关系到东非在欧洲的利益存在和影响力。

    同时,恩斯特作为君主制的代言人之一,他并不希望欧洲君主的数量进一步减少。

    鲁道夫对恩斯特所说的情况,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丝毫不怀疑恩斯特“预测”的真实性。

    毕竟,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理,各国上层很清楚,如今世界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大家心里都有谱,但是各国政府就像赌徒一样,不得不持续跟进。

    就比如工业领域的发展,工业代表着国力,尤其是欧洲这个国家林立的地方,如果工业落后,那就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所以对于工业产能过剩,大部分国家都选择忽视,大不了打一仗,这样一来,市场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赢家通吃。

    而谁能成为赢家,工业能力强的国家自然胜算越大,所以各国政府只能硬着头皮发展工业。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