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第四十五个省(2 / 5)

加入书签

且在一战前后达到峰值,从基础的农产品,比如粮食,果蔬,木材等等,再到纺织,机械,武器装备等工业品,两国的贸易实现了深度的融合。

    “奥斯曼帝国自19世纪后期以来,就一直是帝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市场,现在凯末尔政府的上台,对两国贸易和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很难判断。”弗里德里希向恩斯特报告着奥斯曼帝国的情况说道。

    “父亲,根据我们情报部门的一些消息,凯末尔这个人倒是没有明显的反东非情绪,但是他的追随者中,有一些可能对我们东非抱有敌意。”

    “而且有传言说,这次奥斯曼帝国军事政变的起因,就是我们刚刚和奥斯曼帝国前政府签订的波斯湾领土交易导致的。”

    “虽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也说明在奥斯曼帝国内部,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挑拨我们两国的关系。”

    在一战之前,东非和奥斯曼帝国政府间的关系就一直都不错,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东非作为后发国家,早期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并不算强势,反而比较羸弱,当时的东非,说难听点就是一块面积稍大的殖民地,在人口,工业,经济层面根本达不到强国的标准,也就只能欺负欺负非洲的土著。

    即便南非战争之后,大部分国家对东非的印象和态度,也没有太大改观,只是认为当时东非和英国打平占据一定的运气成分,因为东非作为南非战争的东道主,具备地利上的优势。

    而当时东非的国力,介于世界强国和非强国之间,也就军事实力初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当时绝对没有国家会认为那时东非的军事实力能和欧美传统强国相提并论。

    就比如东非海军,虽然在上个世纪末,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依旧有大量技术来源于欧洲,不少东非舰艇从奥匈帝国等国家采购。

    彼时东非依旧是“卑贱”的模仿者和追赶者,并不太被欧美强国放在眼里,当然,当时的东非在非列强世界,也算初步崭露头角。

    而这个时期,东非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关系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从当时奥斯曼帝国视角来看,东非是一个新兴大国,但又不像欧美列强那样强大到令人高不可攀,而且,奥斯曼帝国也急需拓展自己的外交关系,这个时候,东非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当然,说更直白一点,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自认为实力和东非差不多,而两国都面临着欧美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压迫,所以大家应该抱团取暖。

    彼时大英帝国可不是一战后的英国,正是威势覆盖全世界,让其他国家,乃至其他列强都感觉窒息的存在。

    而奥斯曼帝国的情况更加复杂,除了英国的威胁以外,他们北方还有沙俄这个恶邻,同时法国和奥匈帝国等列强也能对奥斯曼帝国形成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能够战胜英国的东非,瞬间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