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消极的英军(2 / 3)

加入书签

兵精神状态,提高作战士气和医用价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防止饮用不干净的水源从而被寄生虫或者细菌病毒感染。

    东非军队不喝生水,而英军显然没有这种“奇葩”规定,但这也导致英军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加上战场上尸体清理的不及时,以现在非洲的温度,那问题可就太大了。

    其实对于战场的清理,同样是东非比较头疼的一个地方,只不过在非洲常年累月的战斗中,东非形成了规范和各种经验,所以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而联军就差了许多。

    还有蚊虫问题,这才是疟疾横行的罪魁祸首,葡萄牙人和当地土著还好一点,而英国陆军哪受过这种苦!

    当然,如果是印度来的英国陆军,那情况就好的多,因为印度也是一个疟疾横行的国家。

    但是以这个时代的认知,英军根本不可能有效应对这个问题,毕竟他们不知道疟疾传播的媒介。

    这就不得不提到英国人罗纳德·罗斯,他出生在印度的西北部,1874年就读于英国伦敦圣巴托罗缪医学院,1881年罗斯分配到印度给军人治疗疟疾。罗斯受高人指点——英国热带医学先驱曼逊,曼逊把拉韦朗1880年发现的疟疾标本和对疟疾由蚊子传播的假说介绍给罗斯。罗斯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97年8月20日找到了疟疾的传播蚊子——“按蚊”。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太大变动,那这个假说也要十年后才能在印度被证明。

    同时,罗斯的经历也充分说明,即便是在印度,这个英国核心殖民地,现在英国人也十分头疼疟疾问题,毕竟罗斯的工作就是为印度的英国军队治疗疟疾。

    这一点东非在恩斯特的指点下,确实有效避开了蚊虫传播疟疾的媒介,并且作为除虫菊生产大国,在驱蚊产品上属于世界前列。

    但是东非目前也拿疟疾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把感染率压缩在最低限制内,东非本土作战优势,能让东非军队得到充足的奎宁等药物补给,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把非战斗减员降低到最低。

    罗伯茨伯爵皱着眉头说道:“奎宁等特效药无法得到有效补充,这是当前军队面临最大的难点之一,在此之前,我军还能压制疟疾的大爆发,但是现在疟疾传播太过恐怕,就算是我都无法避免,下面的士兵恐怕更是如此。”

    罗伯茨伯爵在半个月前也中过招,不过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罗伯茨伯爵肯定是不会缺奎宁等特效药的,但是罗伯茨伯爵恢复期间也对南非战争造成了重要影响。

    当然,对于英军而言最致命的一点在于疟疾是可以反复感染的,毕竟疟疾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寄生虫病,仅靠人体免疫是很难实现预防的。

    这就使得疟疾感染者数量成倍增加,在英军无法有效解决蚊虫问题的情况下,而英国人现在又不知道蚊虫是传播疟疾的罪魁祸首,所以这就陷入死循环。

    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