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东北非博弈(3 / 5)

加入书签

维持生计的源泉。

    而东非对于白尼罗河的污染是肉眼可见的,对于污染白尼罗河的东非人,本就对东非不满的苏丹民众,就像被火上浇油一样,更加悲愤不已。

    愤的是东非玷污了这条“伟大”的河流,悲的是他们对于东非这个“凶手”毫无办法。

    赛德力叹了口气道:“东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就是英国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真主啊!难道您抛弃了你的子民!任由这些不信者恶魔,在人间肆虐?”

    而赛德力并不知道,正是因为他口中的真主,才是恩斯特对于埃及的态度才会如此差的原因。

    毕竟,对于东非这种大国来说,根本就不缺杰济拉市那一点土地资源,东非比杰济拉市优良的土地多的是,完全没有必要在这样一座边境城市,建设众多工业项目。

    对于恩斯特这种统治者来说,除非他本人是宗教的受益者,否则的话,宗教分子对于恩斯特来说就是麻烦和刺头,更何况是阿拉伯教这种容易产生极端分子的宗教。

    只要看一看埃及隔壁的阿比西尼亚帝国就可以看出来,东非对两种不同文化国家的区别对待。

    虽然,东非对于阿比西尼亚帝国算不上好,但也不至于太坏,在20世纪初这个殖民主义依旧盛行的时代,东非对于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殖民策略主要是经济殖民,阿比西尼亚帝国依旧可以保持一定的主权和发展上的自由,相对于传统殖民主义,这确实是一种“进步”。

    而能够被东非经济殖民的国家,从某种程度上厚颜无耻的来说其实也是“幸运”的,毕竟相比较那些被东非物理消灭的国家和政权,苟活也未必不是不能接受。

    但事实上,东非也确实推动了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社会进步,随着东非的经济殖民,客观来说,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社会思维得到了进步,同时一些技术的涌入,也改善了阿比西尼亚帝国民众的生活质量。

    当然,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内部矛盾也更加突出,但这并不是因为阿比西尼亚帝国经济退步而造成的,而是因为在新经济发展刺激下,加剧了阿比西尼亚帝国的贫富差距。

    但是,客观来说,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不可能比农业时代还差,至于大部分阿比西尼亚帝国民众,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增反降,除了制度和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外,他们自身也不是没有问题,就比如高生育率问题。

    阿比西尼亚帝国算得上是非洲人口密集的区域,毕竟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高达一千两百多万,放在欧洲都算一个中大型国家了。

    要知道上个世纪,因为意大利的入侵,阿比西尼亚丧失了不少国土和势力范围,人口甚至一度跌入到一千万以下,而现在依托更少的国土面积,阿比西尼亚帝国人口突破一千两百万,其中很大一个因素就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而对于阿比西尼亚帝国,赛德力这样的埃及人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