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歹毒计划(3 / 5)

加入书签

bsp;  总的来说,恩斯特不怕资产阶级来软的,就怕工党,尤其是俄国那种直接亮刀子的工党,这也是为什么帝国主义国家喜欢说俄国工党不讲规矩的原因。

    毕竟,所谓规矩和法律都是恩斯特这种旧秩序受益者制定的,如果工党真的守规矩,那他们所谓推动社会进步也就不可能实现,毕竟规矩就是“不变”,而进步是向着好的方向“变”。

    当然,“变”也不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就比如苏联后期的“变”,某种程度上还不如“不变”,但是,他们连不变都做不到,列昂尼德时代想法是“不变”,实际上却迈着步子大幅度“后退”。

    反正,辩证的看待问题,事情的发展只有两种结果,包括恩斯特在内的任何国家领导人也只能尽可能的让趋势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并不包括前世那种完全没有人性的暴君。

    就比如前世,非洲和东南亚,拉美的许多“仁君”,根本没有所谓国家概念,他们上位完全是为了“大捞特捞”,对社会没有丝毫建树。

    对于恩斯特的谨慎和忧虑,莫林说道:“陛下,放心,工党分子想要成势,实际上并不容易,俄国工党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俄国的问题太多,而且沙俄政府的一些操作,使得俄国工党的机会无限放大。”

    “我们东非暂时是没有这种顾虑的,毕竟我们的情况比沙俄要好太多,就发展上来说,也只有德国,美国,日本和我们处于同一水平。”

    当然,莫林指的是近些年来的国家发展状况,德国,美国,日本和东非的共同属性,就在于四个国家都是新兴工业国家。

    不过,德国目前的发展已经开始触顶,这对应的就是德国在四国中工业化程度最高,所以德国面临的问题在于再接着推动工业产能提升,效果也越发不显著,除非德国能获得更多的市场。

    但在这一点,德国的条件甚至不如日本,毕竟日本的地缘环境属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区域内现阶段发展一骑绝尘,而东非和美国都有庞大的市场体量,容错率也比德国等国家高的多。

    莫林接着说道:“只要经济不出大问题,导致大规模失业和贫困问题,工党自然也就无法在东非做大,而且,就算情况真发展到这种情况,工党想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工党能否成功,就像化学实验一样,需要多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才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莫林的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如此说来,其他国家工党想要复刻俄国工党的成功模式,本质上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当然,莫林虽然有信心,但是恩斯特可不完全放心,毕竟现在世界的情况是已经出现了第一个工党政权国家,俄国工党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够加速化学反应。

    而事实上,前世苏联成功后,连带着在东欧和远东拉起了一连串的工党国家出现,强大如美国,且和苏联隔着大洋,都受到严重的渗透。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