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人才招聘(2 / 5)

加入书签

们感受到基特韦市的诚意。”

    “而在市内,我们对于影视行业的扶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官方层面,由市广播电台分出一批人员组建市电视台。”

    “而民间层面,引入民间企业到基特韦市对影视产业项目的投资,加大和蒙巴萨,莱茵市的合作……”

    说实话,对于如何发展影视产业,德伯尔恩也是两眼一抹黑,毕竟影视产业是新兴产业,在全世界都属于新鲜事物,其萌芽产生也不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式成形,也就是本世纪初的事。

    所以,德伯尔恩只能尽可能的找“专业人士”来帮助基特韦市搭建影视产业发展的平台,但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正是因为对影视产业不够了解,他只能尽可能的往上边靠。

    就比如基特韦市广播电台,这是基特韦市产业之一,德伯尔恩认为,这应该是本市最和影视行业沾边的单位,所以让他们来协助基特韦市市政府,建设电视台是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就目前东非全国而言,也才不过四个电视台,其中有两家在首都莱茵市,其次蒙巴萨市和达累斯萨拉姆市各一家。

    这就可以看出,电视台在东非目前属于多么小众,甚至可以说稀有的新事物。

    所以,除了自身努力以外,德伯尔恩只能从莱茵市和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市三座城市取经,引入技术和人员,从而搭建起来平台。

    尤其是莱茵市的大学生,这是基特韦市最好拉拢的人才选项。

    于是,在1922年初,基特韦市政府正式开启了影视产业引入和建设的行动。

    德伯尔恩亲自带队前往莱茵市,并且进入国家传媒大学,电影学院,艺术学院进行人才招聘。

    而基特韦市的初期行动,进展还是十分顺利的,影视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东非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让基特韦市捡漏成功,毕竟如果有其他城市,尤其是那些大城市和基特韦市竞争的话,那基特韦市也没有必要折腾了。

    别说那些人口超过百万的经济强市,就算马普托,本格拉这种和基特韦市同级别人口规模的城市,基特韦市也竞争不过。

    而对于基特韦市的招揽和合作,东非的相关高校或者单位,也是比较欢迎的,目前影视产业的蛋糕还很小,但是潜力很大,所以就算莱茵市的影视行业也不害怕竞争。

    而高校就更纯粹了,学生毕业后能够立马就业,并且得到政府层面的扶持,怎么看也是件好事。

    而今,因为东非高等教育普及相对水平较高的原因,东非的大学生远没有其他国家大学生那么高。

    毕竟物以稀为贵,东非的大学生数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位,自然也就不可能像其他国家那样,完全局限于精英阶层垄断的局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