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铁路并网(2 / 3)
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对我国铁路系统的梳理,减少中间环节,有效应对大型铁路系统崩溃事件。”
简单来说,铁道部是想建设一套全国性的铁路单独通信系统,实际上过去也有类似系统存在,不过主要是军事线路的国防铁路通信系统,在南非战争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
国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铁路的大头还是经济和民生领域,所以新通信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经济和民生领域。
“如果是新建设的话,会不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恩斯特问道。
安德烈解释道:“我们的想法并不是重新建设单独线路,而是对现有铁路通信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可以对现有的通信系统重复利用,只不过进一步优化,新建设线路肯定存在,但只是对其进行补充,占比不足百分之二十。”
恩斯特点点头道:“如果是这样,那这个计划应该可行,你们先不要急着改造,还是要进一步调研和考察,确保万无一失后在进行施工,这是关系到整个铁路系统的大事,不能贪功冒进,就算一五计划内无法完成,也可以放到二五计划推行。”
安德烈点点头道:“我们也是这个想法,毕竟现在我们的建设任务也很重,新的五万公里铁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建设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肯定拿不出更多的精力。”
在九十年代的十年里,东非铁路建设才勉强达到九万公里,所以五万公里铁路建设任务对于当下铁道系统而言已经挤占了大部分精力。
当然,这个目标也不是不容易完成,毕竟和九十年代相比,现在东非铁路生产力水平肯定是大幅度提升的。
安德烈接着说道:“除了通信系统,我们的第二个方案是在全国铁路枢纽和重要经济生产区域,建设一批新编组站,从而提高物资调配效率。”
“铁路不像公路灵活,所以很多物资需要统一重新分配,通过编组站在集中发往对应地区,而在这方面我们东非比欧洲要差一些。”
“欧洲铁路密度高,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货运量大,所以铁路利用效率也高,而我们东非很多城市建设甚至晚于铁路建设,这进一步加大了难度。”
东非城市发展速度太快,所以很多城市产业和物资需求大幅度提升,而城市的发展自然会对交通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这就使得原有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匹配。
这种较大的波动性自然也会影响东非铁路的利用效率,而且根本无法消除,毕竟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工矿类城市。
这就需要东非铁路系统需要根据波动范围不断做出调整,从而把影响压到最低,这其实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毕竟像日本那种铁路只有几千公里的国家,都没有资格遇到东非这种麻烦。
对于东非这种铁路大国而言,铁路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