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波斯(4 / 5)

加入书签

    对于,艾哈迈德国王,之所以卡布里尔的态度不一样,主要是因为这位“仁君”是一个比较“无为”的君主。

    就算波斯本国人,很多都认为他比较软弱,而少部分他的支持者也只掩饰说他对政府事务不感兴趣。

    但正是这样的人,反而越容易得到东非政府的重视,毕竟东非作为如今印度洋地区的主要领导国家,并不希望波斯出现一个有为的君主。

    历史上,推翻拉扎尔王朝的巴列维王朝倒是有不少动作,但是最后没有落得好下场。

    东非更希望波斯能够维持现状,也就是如今这个半死不活的样子,甚至最好能够维持其君主制。

    在印度洋范围,能称得上大国的国家总共有四个,首先是东非,其次是以印度为根据地的英国,随后是奥斯曼帝国,最后就是波斯。

    虽然波斯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和上述三个国家平起平坐,甚至连奥斯曼帝国这个伪列强都不能碰瓷。

    但是波斯的潜力不容忽视,在其长期的历史中,从来都是印度洋地区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

    虽然,就波斯的环境而言,想要在近代发展起来十分艰难,但是即便存在可能性,东非都不允许印度洋周边有能够威胁到东非霸权的势力。

    不过,当下,波斯对于东非的威胁远不及英国和奥斯曼帝国,所以适当的扶持波斯,对于东非来说是值得这么做的。

    等到英国和奥斯曼帝国衰落之后,才轮得到波斯等印度洋国家。

    卡布里尔说道:“这次我们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对付俄国人,而俄国工党的出现,不仅继承了原本俄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同时他们还带着思想上的武器。”

    “所以,我们对于波斯如今的帮助,主要涉及三个层次,首先就是军事上的援助,我们会帮助国王陛下训练一支可靠且精锐的部队。”

    “其次,我们会帮助波斯进行经济上的建设,从而稳定如今波斯国内的动荡。”

    “最后,则是帮助贵国,通过舆论等各种手段,防止俄国对波斯的渗透。”

    卡布里尔说的这些话,对于艾哈迈德而言,不仅没有起到安抚作用,反而让他忧心忡忡。

    毕竟,卡布里尔提到的三点完全可以用另外一套话术来解释:第一,东非要控制波斯的军队,第二控制波斯的经济,第三,控制舆论等国家机器。

    这样一来,波斯不就彻底成为东非的傀儡了么?当然,仔细一想,又不太可能,毕竟波斯境内还有英国人。

    因此,艾哈迈德国王不敢直接反驳卡布里尔的“好意”,而是提醒道:“卡布里尔将军,这些问题,不知道你们是否和英国达成共识?”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